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4月24日電 怎樣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海外網智庫論壇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等機構與高校的學者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理念與實踐深入研討。
本次論壇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起點與新機遇”。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前大使于洪君在論壇上表示,“一帶一路”是所有參與方共同的事業。“一帶一路”不是境外扶貧而是國際合作的觀點,作為新共識已經得到廣泛關注。未來期待國際社會凝聚起更廣泛共識,樹立各方都是平等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的理念。
專家表示,目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項目多是大型基建項目,這類項目對地區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強,但往往投資量大、建設周期長。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繼續做好基建“大項目”的同時,也要致力于打造更多貼近民生的“小項目”,讓當地民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更多人參與到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并分享發展紅利,是下一步繼續探索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課題。(毛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25日 第 03 版)
(原標題:專家研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