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足跡

            2019-04-25 05:37:27     來源:海外網

            背景圖(上):江西省撫州市一列滿載16組全程冷鏈果蔬班列從撫州北站駛出,發往俄羅斯彼爾姆。  陳源茂攝(人民視覺)  背景圖(下):位于阿聯酋阿布扎比哈里發港的中遠海運阿布扎比碼頭現場。   新華社發

            “一帶一路”倡議,最早由習近平主席2013年9月和10月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近6年來,無論身在國內還是國外,他對這一倡議傾注大量心血,始終十分牽掛。

            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幾乎每次出訪,從會見、演講到發表署名文章,都會談及“一帶一路”。他的表達和誠意,獲得所到國領導人和民眾積極響應。在異國他鄉,他還關心具體的“一帶一路”項目,見證諒解備忘錄簽訂……他的行程遍及五大洲,他的“一帶一路”足跡遍及世界。

            這足跡,在中國所處的亞洲。2015年4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指出,南亞地處“一帶一路”海陸交匯之處,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2016年1月20日,在沙特阿拉伯,他親自出席中沙延布煉廠投產啟動儀式。同年6月22日,在烏茲別克斯坦,他說,中亞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中國將中亞地區視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合作地區和重要合作伙伴,愿同各方一道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更高水平、更廣空間邁進。

            這足跡,在大洋彼岸的北美。2015年9月22日,美國華盛頓州,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我們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設立絲路基金、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目的是支持各國共同發展,而不是要謀求政治勢力范圍。“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我們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參與到合作中來。

            這足跡,在富饒美麗的歐洲。今年3月23日,在意大利,習近平主席見證中意簽署政府間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兩天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見時,他說,我們贊賞總統先生多次表達同中方開展“一帶一路”務實合作的意愿,雙方要落實好“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合作示范項目。

            這足跡,在廣闊無垠的非洲。2018年7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南非媒體發表署名文章說,我們要加強兩國發展戰略對接,發揮好雙邊、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金磚國家合作等機制和平臺作用,不斷深化兩國產業產能、資源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旅游、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次日,在盧旺達,他說,中方歡迎盧方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鼓勵中國企業赴盧旺達投資興業,助力盧旺達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

            這足跡,在熱情奔放的拉美。2018年12月2日,在阿根廷,習近平主席提出,雙方要以未來5年兩國政府共同行動計劃為綱領,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加強溝通和合作,對接兩國發展規劃,統籌推進各層次各領域交流合作。1天后,在巴拿馬,他提到,雙方政治互信日益深化,以共建“一帶一路”為牽引,各領域交往合作快速發展,成效顯著。

            這足跡,在島嶼如星的大洋洲。2018年11月16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習近平主席說,巴新地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自然延伸,是太平洋島國地區首個同中方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國家。往前推4年,2014年11月22日,在斐濟,同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并發表主旨講話時,他談到,中方提出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我們真誠希望同各島國分享發展經驗和成果,真誠歡迎島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

            這足跡,在重要的國際會議上。2017年1月17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提到,“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1天后,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他說,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享發展。

            這足跡,在路上,更在心中。

            腳踏實地,滿懷誠意,功到自然成。(本報記者  陳振凱)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25日   第 05 版)

            責編:侯興川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