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4月23日電 4月23日下午,從山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進展新聞通氣會獲悉,2018年3月,山東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結合山東實際進行高考制度創新,發布了《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目前,經過一年的推進,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3+3”方案實施平穩,安全順利,社會反響良好,將堅持實施“3+3”方案不動搖,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步驟,積極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4月23日,江蘇等八省市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發布本省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啟動新高考改革,并公布具體改革方案。與之前已經啟動新高考改革的6省采用的“3+3”組合不同,8省均采用了“3+1+2”方案。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第二批試點省份,山東新高考改革已經實施了一年多。
山東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處長李霞介紹,首屆試點高中生選課工作順利完成,選課結果正常,反映了學生的真實選課愿望,尊重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選課走班所需辦學條件基本得到保障。選課走班所需師資隊伍基本得到滿足。通過開展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興趣特長的評價制度正在形成,體現教師愛心和責任心的新型師生關系初步建立,彰顯溫度的和諧校園文化進一步深化。
“從總體上看,‘3+3’方案與‘3+1+2’方案都遵循《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頂層設計,兩種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 山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國家對高考綜合改革統一進行了頂層制度設計,同時要求各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省施策,在國家總體改革框架下探索各具特色的高考改革模式。山東高考改革方案結合山東省實際進行了制度創新,2018年改革方案發布后,權威統計數據顯示正面評價高達94.14%。因此,山東將堅持實施“3+3”方案不動搖,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步驟,積極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其中,第一個“3”指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任選3科。
為適應“3+3”方案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山東省重新修訂了《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要求普通高中學校按照每4個班增加1間教室比例設置選修教室,每個教室配備必要的教學儀器設備和學生儲物柜,以滿足選課走班教學需要。此外,還全面啟動了高中學校消除大班額工作,2015-2018年全省共完成投資391億元,新建、改擴建高中學校248所,新增學位40萬個,有效保障了新高考下高中教育教學的順利實施。根據各地規劃,2019年,全省還將新建改擴建27所高中學校、新增3.5萬個學位。(文/圖 張川)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