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泉港東張:弘揚僑親文化 打造美麗鄉村新名片

            2019-04-24 10:46:35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4月24日電 福建省泉港區是中國著名僑鄉,當年有許多鄉親下南洋討生活。泉港區界山鎮東張村是當地的著名華僑村,全村共有歸僑僑眷1000多人,海外僑胞2000多人,歷年來海外僑胞捐資興建家鄉公益事業累計達3000多萬元。東張還是全國文明村、福建省首批傳統村落名錄和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在這里可以感受到南洋僑親的新文化和美麗鄉村帶來的新氣象,筆者近日走訪了界山鎮東張村。

            1.jpg

            為“尊老敬賢楷模”“孝親之家”獲得者頒獎

            弘揚孝德文化  傳承優秀家風

            踏入界山鎮東張村,一股清新的文化之風撲面而來,映入眼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圖,一句句玉湖陳氏家訓與家風,將“孝德”故事娓娓道來,表達著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和新鄉賢文化正在傳承。作為省級文明特色美麗鄉村,近年來,東張村不僅重視外在的建設,更注重人文的內在修養。新農村建設以來,東張村緊緊圍繞“人文文化”建設做文章,在原有村容村貌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孝德文化”的豐富內涵,用“孝”文化扮靚新農村,提升人文建設和道德素養,該村的移風易俗新做法還得到了央視《焦點訪談》的報道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

            2.jpg

            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圖

            東張村黨支部書記陳志成說,為傳承家風文化、振興鄉村文化,今年二月份,泉港區家風與鄉村文化振興研討會在東張村舉辦,邀請省內50余位高校院所專家學者、文史工作者從不同層面對泉港區的鄉村文化建設進行研討和總結,為泉港區鄉村文化建設建言獻策。之所以選擇東張村是因為東張村不僅有敬老尊賢的孝德文化、有孝悌忠信的家風文化,還有愛國愛鄉的僑鄉文化。其中,玉湖陳氏祖訓家風文化更是家喻戶曉。據了解,東張村、玉湖村文化資源豐富,單單祠堂、宗廟就有幾十座,挖掘這些背后的故事對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大意義。

            3.jpg

            中西合璧的“南洋樓”

            保護南洋樓群  留住記憶鄉愁

            東張村現有1000多個華僑華人、港澳臺胞中,有800多人僑居馬來西亞。這一龐大的南洋華僑群體為這座美麗鄉村打造了一幢幢中西合璧的“南洋樓”。全村現存的33棟南洋樓中,保留較為完整的有18棟。作為省級特色鄉村,東張的油畫、荷花都頗負盛名,東張南洋樓在建筑風格上融入南洋文化,有別于閩南的出磚入石。現在,這些洋樓成為了東張村最寶貴的一筆財富,走進每一幢洋樓,都是一個故事,都是一部親情史,那些南洋風格鮮明的建筑形態,在訴說著海外游子對家鄉的無限眷念。

            4.jpg

            組織歸僑僑眷開展“十九大”黨課學習

            為了保護好這些蘊含著家族文化與濃縮著東張華僑“走南洋”艱辛歲月的樓宇,該村按照修舊如舊原則,有意識地開展對南洋樓的修繕保護工作。修繕后將集研學基地、南洋休閑文化、鄉村特色小吃等功能為一體,增設民宿和南洋文化展示廳等功能。未來還將開設南洋樓游覽項目,弘揚僑親文化,在開發利用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南洋歷史文化內涵,鎖住僑胞悠悠鄉愁。今年春節,東張村還組織村里的歸僑僑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開展“學習十九大 開啟新征程”專題黨課學習,發揮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作用,共同致力家鄉發展振興。

            5.jpg

            成立泉港首個“涉僑維穩服務工作站”

            搭建僑親橋梁  凝聚僑心力量

            “有阿友幫忙,鄰里鄉親的沒什么事情不好商量。”當地村民說,不管遇上大事小事難事苦事,找阿友就能解決事兒。陳慶友,界山鎮東張村委會主任兼任僑聯副主席,當地人親切稱呼他“阿友”,他創辦的“阿友人民調解工作室”是全區乃至全市唯一一個村級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室。

            界山鎮東張村是泉港區著名的僑村,如何真正解決好歸僑僑眷的切身利益問題一直是陳慶友思考的問題,在他的努力下,泉港區法院與區僑聯在東張村成立全區“涉僑維穩服務工作站”,把為僑辦實事與凝聚僑心結合起來,依托阿友調解室充分發揮“涉僑維穩服務站”的資源優勢,共同為維護僑鄉同胞的合法權益搭建了新的平臺,開創了民間調解處理僑胞法律糾紛問題的新形式,在為歸僑僑眷和在外華人提供法律服務、促進嚴格執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進一步營造“知僑、愛僑、護僑”的良好氛圍。

            6.jpg

            定期辦鄉村文化活動

            “你說我訴一杯清茶化怨氣 左鄰右舍圍桌懇談求和諧”,這是阿友掛在個人調解工作室的一副對聯,也是他20年如一日開展調解工作的真實寫照。時至今日,東張村仍是一個“零”信訪和“零”上訪的村落。這些,也許正是陳慶友扎扎實實工作的有力印證。他說,他目前正在籌備建設東張村“僑史館”,未來他將不斷拓寬基層服務,創新僑聯服務品牌,推進基層僑務工作,真正做到知僑、親僑、為僑。

            近年來,界山鎮東張村積極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將鄉村文化振興始終貫穿于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通過聚焦文化民生、鄉風文明、傳承保護、產業發展等,著力創建有品質、有風骨、有靈魂、有活力的新鄉村,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目標作出新的貢獻。(文/圖 康偉強 陳靜)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