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 程春雨)記者從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獲悉,經過組織試點驗證和嚴格測試,該協會決定將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簡稱:登記披露平臺)的項目信息查詢功能向社會公眾開放。
此項功能開通后,公眾可通過登錄登記披露平臺集中查詢網貸會員機構提供的融資項目關鍵數據(已脫敏),包括借款金額、借款期限、借款用途、年化利率、借款人基本信息、借款人收入及負債情況等。
為促進互聯網金融規范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建立了登記披露平臺。平臺運行以來,協會引導網貸會員機構按照《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和《互聯網金融 信息披露 個體網絡借貸》(T/NIFA 1-2017)團體標準,定時向社會公開披露相關項目信息。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表示,登記披露平臺提供了網貸機構披露信息查詢的統一渠道,金融消費者可集中查詢相關信息并持續跟蹤所投項目,從而減少了此前金融消費者與網貸機構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并強化了網貸機構信息披露的社會監督機制。
鑒于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實行統一集中并防篡改的特點,網貸機構一經在該平臺披露相關信息后,不得再擅自更改所登記披露的信息。因此,有利于監管部門通過將項目信息、運營信息、合同信息及資金存管流水信息進行多方比對,核驗其登記披露數據的真實性,從而促進網貸機構按統一標準規范開展登記披露。
下一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將按照國家互聯網金融及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部署,不斷完善登記披露平臺的建設和運營,與各地網貸整治辦密切協調配合,共同組織和督促通過合規檢查的相關網貸機構有序接入平臺并規范開展登記披露。(完)
(本文來自于中國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