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周音)記者16日從中國民航局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順利實施,發展指標總體符合預期,重點任務全面推進、重大工程穩步實施。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包毅在此間介紹,航空運輸業務快速增長,大眾化發展效果進一步呈現“十三五”前半期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和旅客運輸量增長超出規劃預期2個百分點以上。由此測算,后半期上述兩個指標年均增長7.7%左右即可實現規劃目標,為行業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提供了空間。同時,航空在居民出行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強,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達到31%,提前完成了28%的規劃目標。
在行業機隊規模突破3000架、運輸總周轉量突破千億噸公里、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十億人次、全行業年運輸飛行小時和運輸機場起降架次雙雙突破千萬的條件下,運輸航空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和億客公里死亡人數均為“零”,運輸航空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為0.015,行業安全水平穩居世界前列。
此外,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樞紐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其中包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天府新機場等重大項目扎實推進。2017年新增運輸機場11個,是中國運輸機場建設史上新建成機場數量最多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民航科技創新與轉化進展順利,ADS-B空管運行進入全面實施階段,ADS-B地面站設備實現全面國產化,C919大型客機試驗試飛全面開展,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順利首飛,國產民機搭載北斗導航系統試飛成功,使用國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的航班實現跨洋載客飛行,民航客機全球追蹤監控體系全面覆蓋中國國內、國際和地區航班。
包毅表示,民航業在發展中也面臨著一些困難,通用航空發展仍需進一步加快,重大項目推進難度依然較大,競爭能力和服務質量尚不穩固,綠色發展面臨技術性制約。(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