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貝萊德陸文杰:科創板及中小盤股進入外資“研究圈”

            2019-04-16 07:34:23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彭 ○編輯 張亦文

              近日,北向資金的連續巨額凈流出受到市場廣泛關注。作為去年和今年以來A股市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外資的一舉一動起著風向標的重要作用。

              那么,站在當前時點,外資究竟是怎么看待A股投資價值的?除了一向偏愛的大藍籌,它們是否將目光投向一些中小創個股?對于未來將要推出的科創板,外資又抱有怎樣的想法?針對這些投資者關心的話題,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中國投資策略師陸文杰日前一一作出了回應。

              外資長期流入趨勢未改

              近期,伴隨A股市場的反復震蕩,北向資金一改此前大量涌入的態勢,連續幾日大幅凈賣出。投資者開始關心,一向崇尚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外資為何選擇此時賣出?

              陸文杰表示,北向資金是一個籠統的概念,這其中至少包括了全球配置型資金、內資金融機構的海外資金等多種投資行為截然不同的投資群體。

              “今年1月的北向資金主要體現為全球配置型資金對包括A股在內的新興市場的回流,而春節長假后內資金融機構的海外資金又大為活躍,這些投資群體造成了北向資金的波動。”陸文杰稱。不過,就大方向而言,他表示,全球投資者對A股的相對低配是將會持續多年的結構因素,總體而言有利于北向資金持續流入。

              從A股當前估值水平看,陸文杰表示,A股目前股票指數接近歷史平均水平,基本合理。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企業盈利水平(如上市公司股本回報率)等指標較過去歷史平均低10%至15%,宏觀經濟增速也仍處在歷史增速的底部區間,因此從估值與基本面匹配的角度而言,A股略顯昂貴。當然,目前的政策導向和流動性環境對A股的估值有一定支持。

              A股短期走勢將回歸基本面

              從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和一季報情況來看,陸文杰認為基本面可能會成為影響A股短期表現的重要因素。

              “我們觀察到的情況是,除能源、建材、房地產等少數行業外,上市公司實際盈利情況和管理層對未來盈利預期并未明顯改善,因此在基本面沒有改善的情況下,一季度如此急促的上漲很難持續。”他表示。

              整體而言,陸文杰認為,A股此輪反彈絕大部分源于對去年過度悲觀預期的修復帶來的估值擴張,而非企業盈利改善。他認為今年A股仍有上行空間,但短期內已經充分反映了政策面和海外不確定事件緩解等積極因素。貝萊德看好的板塊主要是先期漲幅不那么大但與實體經濟回暖切實相關的行業,如工業、原材料、電力等。

              逐步關注中小盤股投資價值

              在投資者眼中,一些基本面穩健的績優藍籌股向來是外資的最愛,不過,近來不少外資已經將目光投向一些中小盤股。根據光大證券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去年12月以來,外資調研中小盤股的數量不斷增加。

              陸文杰表示,外資對大盤藍籌股的相對偏愛,更多是研究視角而非投資視野造成的。出于流動性和投資周期等方面的考慮,外資持有中大盤藍籌股比例高是事實,但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貝萊德持有標的早就覆蓋了流動性較好的中小盤股,對細分領域也素有研究。

              “在中小盤股領域,與一些投資者對所謂‘行業龍頭’的定義有所不同,我們并不簡單地將目前的市場份額作為判斷龍頭的主要標準;對于行業未來高度不確定的成長空間,我們也很難將其反映到當前的合理估值中。”陸文杰稱。

              密切留意科創板推出進程

              目前,科創板的設立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及廣大中小投資者都摩拳擦掌等待“發令槍”的響起。那么,正在加速涌入A股市場的外資,是否也會布局科創板企業?

              在陸文杰看來,科創板目前階段對外資的主要意義在于觀察政策制定者對市場機制的改革力度和實施效果。

              “在科創板正式啟動后我們將對相關投資標的密切關注,但其更大的意義在于研究中國科技創新的主要方向、產業化進度、在全球相關領域內的技術水平等結構性課題,對個股的研究不會因為科創板而單獨建立特殊研究體系。我們堅持內外市場結合、應用科技進行基本面分析和定量風險分析等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體系。”陸文杰表示。

            責任編輯:陶然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