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邱國鷺答20問:平臺型私募是如何煉成的?

            2019-04-16 07:32:58     來源:上海證券報
              高毅資產董事長 邱國鷺

              ⊙記者 趙明超 ○編輯 張亦文

              

              高屋建瓴,志當恒毅。

              成立僅5年的高毅資產,已經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平臺型私募基金公司。高屋建瓴,堅持選擇品類最優的人才;志當恒毅,堅信研究創造價值,篤定價值投資。

              近日,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的專訪。身兼基金經理和公司掌舵者的他,向我們詳述了從業20年來踐行的價值投資之道,以及對高毅資產運作近5年來迅速發展背后的思考。

              

              投資篇:作為基金經理的邱國鷺

              問1:在投資中,過去您的風格是“唯價值而瘋狂”(見《上海證券報》2015年2月26日《邱國鷺——唯價值而瘋狂,沖擊第三次夢想》)。組建高毅資產團隊5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經歷了較大起伏,您的投資邏輯有無變化?

              邱國鷺:投資收益的本質是認知變現的過程,主要取決于你對公司的理解能力,能否把行業競爭格局作清晰梳理,并選出有競爭力的公司。其更深的含義則是性格和人品的體現,要對自己有足夠認知,知道哪些錢該賺并且能夠賺到。我的投資邏輯沒有變化。

              問2:您在選股時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邱國鷺:主要考慮估值、品質、時機三個要素。由于時機較難把握,可以簡單概括為“找到便宜的好公司”。

              對于估值,便宜是硬道理。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有一句名言:只要買得便宜,就能賣得便宜。對于投資而言同樣如此,即使是普通公司,只要買得足夠便宜,可以“一美遮百丑”,回報也可以豐厚。

              對于品質,核心是要有定價權,這是區分好公司和普通公司的主要區別。另外,好公司都有門檻和護城河,主要體現為兩點:一是自己做的事情別人不能做;二是自己做的事情可以不斷地重復做。

              對于時機,一是要等到行業競爭格局確定之后再出手。百舸爭流的行業,即使增速很快,也很難找到投資標的;等行業“內戰”結束產生贏家后再出手,“勝而后求戰”。二是人多的地方不去。過于擁擠的地方通常很貴,別人奪路而逃時不擋路也不跟隨,要學會人棄我取、逆向投資。

              問3:為什么要強調在行業競爭格局確定后再出手?

              邱國鷺:我經常說要數月亮不要數星星。很多星星都想變成月亮,但是100顆星星里可能僅有一顆能成為月亮。我不知道哪一顆星星能變成月亮,這在我的能力范圍之外。我不擅長選擇改變世界的公司,但擅長選擇既有優勢不被世界改變而又能夠用新技術跟上時代的公司。

              實際上,數星星太累了,回報也不高,而月亮是不變的。我們今天看到的白酒、家電、銀行、保險等行業龍頭公司,早在10年前就是最優秀的公司了,到現在依然如此,長期持有回報也很高。不管哪個市場,龍頭公司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情況下,需要持續投入,大公司有更多優勢,更不容易被顛覆。

              如果去炒概念,每年的概念都不一樣,你又不是神仙,怎么能保證每年都踩準節奏?每個月都有股票翻倍,但是翻倍股不一定是你買的股票啊。長期看,只有極少數人能在追漲殺跌中賺錢,很多投資者虧錢,就是沒把這個事情想明白。

              問4:在您看來,最好的行業競爭格局是什么?

              邱國鷺:行業格局決定結局。最好的行業競爭格局是月朗星稀,其次是一超多強,再次一點是兩分天下或者三足鼎立,最苦的是高度競爭的格局。

              我在乎的不單是行業競爭格局或者集中度,更是集中度提升之后帶來的議價權,那種舍我其誰、非我不可、不可替代而帶來的定價權。

              問5:在您看來,哪些行業的競爭格局比較好?

              邱國鷺:我在A股做了十幾年投資,但投資范圍基本上沒什么變化,主要聚焦金融地產、品牌消費和先進制造單個方面。

              以品牌消費為例,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的時候,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才剛剛開始。以奶粉為例,去年高端奶粉增長很快,而低端奶粉增長是下降的;去年汽車銷量整體下滑,但豪華車限量是逆勢增長的。我研究過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史,特別是美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哪些需求是向上的,消費升級是永遠的主題。

              問6:在選取公司時,如何避免價值投資的陷阱?

              邱國鷺:主要觀察以下幾個方面:一看行業是不是夕陽行業;二看是否處于周期行業的景氣頂點;三看企業管理層是否誠信;四看公司是否會被新科技顛覆;五看公司所屬行業產能是否過剩。要避免價值投資陷阱,不要單純被便宜所吸引。

              問7:您的投資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邱國鷺:我十幾歲沒入行之前也是散戶思維,在美國工作時最初做定量研究和投資策略分析,后來蛻變成做基本面分析。之前偏自上而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如今偏自下而上,更強調公司品質。

              我投資過美股、港股、加拿大等市場,各種經驗都有,也經歷過很多風浪,心態因此更加淡定,不會聽風就是雨,也不擅長做短期波段的操作。如今,我聚焦于對長期的產業理解,選擇護城河最深的商業模式、選擇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選擇最優秀的企業家、選擇最優秀的公司。

              問8:從以自上而下為主,到如今以自下而上為主,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邱國鷺:美國經濟周期很清晰,特別是二戰以來,一般七八年出現一次經濟衰退。根據經濟周期進行投資布局,比如降息之后銀行、地產和耐用消費品等會率先復蘇,采取自上而下策略相對好做。美國的市場效率更高,個股的阿爾法收益沒有那么明顯。

              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速度都比美國快很多,個股阿爾法收益非常明顯。同一個行業里的不同公司,例如都是股份制銀行,彼此之間可能有天壤之別。白酒行業也是如此,個股分化非常明顯,采取自下而上策略更有機會。這也是中美兩國不同市場環境下的不同“打法”。

              問9:過去幾個月來市場強勢上行,對后市您是怎么看的?

              邱國鷺:從歷史的長期角度看未來,我對市場一直都是比較樂觀的,倉位也比較高,但短期如何我不知道。做價值投資,即使在熊市中,只要足夠便宜,也可以收獲正收益。我不注重短期的因素,也不做短期的市場判斷。

              當前市場回暖主要基于估值較低和流動性由緊轉松。如果流動性寬松很久之后開始轉緊,就要當心了。

              問10:您關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邱國鷺:我關注當前的現狀是什么、導致現狀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我們是怎么到這兒來的?至于后面怎么走,順其自然。

              對于市場,真正能把握的只有三點:估值、流動性和基本面。

              從投資規律看,高估值、流動性收緊,就會形成熊市;低估值、流動性放松,就會出現牛市。

              從三者的重要性看,長期看基本面,中期估值最重要,短期是流動性重要。如果三個方面都好,那就會出現大牛市。

              以去年為例,去年上半年去杠桿取得階段性成果,要從去杠桿轉向穩杠桿,7、8月份金融板塊就見底了,券商板塊在10月份見底。盡管年底有補跌,但都沒有創新低,真正加速上漲是在今年1月份。在低估值情況下流動性放松,就會推動市場上行。

              A股市場主要由剩余流動性決定漲跌。剩余流動性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超過名義GDP增長的那部分。

              問11:您投資A股有哪些心得?

              邱國鷺:投資是一個很有趣的行業,每年都會出現新知識,哪怕再傳統的產業都面臨新科技的挑戰。做投資最大感受是必須與時俱進,如果抱殘守缺肯定追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但同時又不能被新鮮概念“洗腦”。有時候概念本身就是泡沫,有時候概念炒作標的是泡沫,有時候賽道不行,有時候賽道行但是賽馬不行,因此保持獨立思考至關重要。

              

              公司篇:作為企業家的邱國鷺

              問12:高毅資產過去幾年快速發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邱國鷺:決定金融機構成敗的關鍵是人才和機制,高毅的成功主要體現了人才的價值和制度的力量。

              很多私募依靠創始人的個人能力。高毅是為一批優秀投資人提供并肩作戰的平臺,配備一流的投研支持、一流的品牌背書、穩定的資本募集以及完善的風控。大家共同研究,獨立投資,希望高毅既有大平臺的優勢,又有私募的激勵機制。

              從成立開始,高毅管理的資產就做到了關鍵規模以上,這樣就有能力打造好的團隊,建設好的IT系統,在合規法務、運營等方面采取業內最高標準,從而形成了正向循環。

              問13:為什么要將高毅打造成平臺型私募?

              邱國鷺:成立高毅的初衷是想搭建一個平臺,尋找到一批很牛的投資人,做成一個熱愛投資的人的俱樂部,將中后臺、市場營銷、合規法務等基礎設施共享,讓大家把90%以上的時間專注于投資。

              多位優秀的基金經理,可以對新科技、新事件、新情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和討論,取長補短,互相驗證,能夠更快更深地看到本質,更早地把握行業主趨勢。

              我們創造了一種和而不同的文化,在投資時會保持決策的獨立性,大家共同研究、獨立投資。基金經理之間有防火墻,別人買了什么互相不知道。

              問14:如何選擇合適的人才?

              邱國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優秀的人都有些共性。核心要看這個人是否成熟,看他對投資的理解是不是足夠深入。我們要看他在所屬領域是否品類最優。

              具體包括他的投資理念是不是成熟?投資方法是不是自成體系?是不是久經市場考驗?投資理念是否具有可重復性?投資流程是否完備?

              問15:為什么在選擇人才時強調品類最優?

              邱國鷺:這跟我們的人才觀有關系。我們認為,第一流的人才是很貴的,但是第二流的人才更貴。

              玩德州撲克的都知道,輸錢最多的都是第二好的牌。資產管理行業也是贏家通吃的游戲。這個游戲規則中,要跟老虎伍茲比高爾夫,要跟喬丹比籃球,只有做到最好才能生存發展。把這個事情想明白,就會明白我們為什么強調品類最優。

              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是:這個行業里,誰做得最好?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如何該做到?我們在每個領域都力爭向行業的最高標準看齊,不管是投研、風控,還是法務合規、客戶服務等。

              我們對招人非常謹慎,招聘應屆生,在篩選了兩千份簡歷后,最終才留下一個人。

              最優秀的人,愿意和最優秀的人在一起。一開始就堅持選擇最優秀的人,能為未來發展打下好的基礎。

              問16:高毅是如何把很多優秀基金經理聚集在一起的?在激勵制度上有哪些創新之處?

              邱國鷺:我們主要采取了五項激勵制度:一是基金經理跟投機制。基金經理要把相當部分的流動資產投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中去,保證基金經理的利益跟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高度一致。二是產品命名機制。用基金經理的名字命名所管理的產品,激發基金經理為自己的個人名譽而戰。三是基金經理業績提成機制。基金經理可以拿到有市場競爭力的業績提成,使其收入不低于自己獨立創業所得。公司只拿其中一部分,但承擔所有的開支費用。四是股權激勵機制。投研人員達到條件后可以持有一定股權,打造以人為本、立足投研的企業文化。五是獎金遞延機制。基金經理要把一定比例的獎金投到自己所管理的基金中,分若干年才能取出消費,以此保持團隊穩定性。

              上述五項激勵制度,真正從制度上促使基金經理將客戶資金當作是自己資金進行投資。

              問17:高毅在投研方面有哪些特色?

              邱國鷺:我們一直強調,更好的研究創造更好的回報。

              我們打造的是研究型機構的文化氛圍,求真知。只有大家的觀點碰撞之后,真理才會越辯越明。我們的六位基金經理,三位來自公募,兩位來自私募,一位來自民間,有著各自不同的專業背景,大家從多視角看問題,可以把問題看得更清楚。

              高毅強調真知和遠見,要明白變化的本質是什么,不是僅僅局限在短期市場,而是著眼于長期趨勢的把握,以及對行業規律的認知,順著規律去做事情,從長期看肯定會受到市場的獎賞。做超越市場的深度研究,時間拉長以后,一定會取得超額回報。

              目前高毅投研團隊有近40個人,每個主要行業都有研究員覆蓋,重點行業會配備兩三位研究員。

              問18:對公司的日常工作和投研團隊,您是如何管理的?

              邱國鷺:對知識分子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管。基金經理投資做得很好,對企業如何有效運營管理肯定有深刻的認知。作為投資人,我們對如何管理的訴求是很相似的,有分歧的地方大家公開討論,我們把共性的東西確定下來。

              換個角度看,他們都是我的老板,他們希望怎么去做,我順著他們的意愿去做就好了。很多時候不是管理的問題,只要順著規律做就可以了。

              我關注事關公司發展最核心的事情。過去幾年里,我只給全公司員工層面發過一次電子郵件,講了三個問題:第一,當公司業務發展與合規有沖突時,合規為先;第二,當公司利益與客戶利益有沖突時,客戶為先;第三,當管理規模和公司業務發展與投資業績有沖突時,業績為先。上述三個關系,雖然看上去簡單,其實天天都會碰到。業績和規模的取舍,短期和長期的選擇,事關一個公司的長期發展。

              問19:高毅資產接下來有哪些規劃?

              邱國鷺:過去幾年,我們六位基金經理的平均業績較好,這是衡量高毅資產的標準。但我們自己非常清醒,私募基金行業是很殘酷的,不管有多少年的歷史業績,一年業績不好都有可能歸零,我們對市場抱敬畏之心。

              盡管拿到了一些行業大獎,但我們開年度總結會時,成績都是一筆帶過,大多數時間是在談問題。我們根基尚淺,一切才剛剛開始。

              過去這五年我們聚焦股票投資,聚焦價值投資,聚焦基本面投資,專注于把投資這件事情做好。

              未來我們會加大引入海外“長錢”的力度,拿外資的錢投資A股。

              問20:成立高毅資產5年來,有哪些心得體會?

              邱國鷺:一是要超越投資。我們不僅僅投資二級市場,也是推動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一環。在上一波炒作成長概念的浪潮中,我說過,投機炒作會把企業家精神毀了,如果都去炒概念炒股價,就沒人踏踏實實做事,那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資源配置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作為二級市場的基金經理,如果我們通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能夠幫助A股市場建立更合理的定價體系,讓資本市場真正去獎勵做實事的企業家,這是我們的社會價值。

              二是要順著規律去做。順著規律去做就比較容易,不會違背規律去做短期正確而長期錯誤的事情。

              三是更好的研究能夠創造更好的價值。堅持深度研究,寧打一口井,不挖一個坑。

              四是遵重品類最優的人才。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爭取每個品類里都能找到最優秀的人才。

              五是要懂得取舍和聚焦。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要做,哪些先做,哪些后做,要想清楚。

              邱國鷺的投資金句

              一、投資收益的本質是認知變現的過程,主要取決于你對公司的理解能力,能否把行業競爭格局作清晰梳理,并選出有競爭力的公司。

              二、選股時主要考慮三個要素:估值、品質和時機。由于時機較難把握,可以簡單概括為“找到便宜的好公司”。

              三、我經常說要數月亮不要數星星。很多星星都想變成月亮,但是100顆星星里可能只有一顆星星能變成月亮。我不知道哪一顆星星能變成月亮,這在我的能力范圍之外。我不擅長選擇改變世界的公司,但我擅長選擇既有優勢不被世界改變而又能夠用新技術跟上時代發展的公司。

              四、我在A股市場做了十幾年投資,投資范圍基本上沒什么變化,主要聚焦金融地產、品牌消費和先進制造三個方面。

              五、我十幾歲沒入行之前也是散戶思維,在美國工作時最初做定量研究和投資策略分析,后來蛻變成做基本面分析。之前偏自上而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如今偏自下而上,更強調公司品質。

              六、從歷史的長期角度看未來,我對市場一直都是比較樂觀的,倉位也比較高,但短期走勢如何我不知道。做價值投資,即使在熊市中,只要足夠便宜,也可以收獲正收益。我不注重短期的因素,也不做短期的市場判斷。

              七、對于市場,真正能把握的只有三點:估值、流動性和基本面。從投資規律看,高估值、流動性收緊,就會形成熊市;低估值、流動性放松,就會出現牛市。從三者的重要性看,長期看基本面,中期估值最重要,短期是流動性重要。如果三個方面都好,那就會出現大牛市。

              八、投資是一個很有趣的行業,每年都會出現新知識,哪怕再傳統的產業都面臨新科技的挑戰。我做投資的最大感受是必須與時俱進,如果抱殘守缺肯定追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但同時又不能被新鮮概念“洗腦”。有時候概念本身就是泡沫,有時候概念炒作標的是泡沫,有時候賽道不行,有時候賽道行但是賽馬不行,因此保持獨立思考至關重要。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