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公募資產規模達14.29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較為明顯,股票型基金規模較1月份環比增長11.5%,混合型基金規模環比增長8.4%。
業內人士認為,2月份股市回暖明顯,但權益類產品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贖回,這意味著,2月份基金凈值迅速上漲才是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最重要因素。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4月1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底,我國境內137家具有公募牌照的機構合計管理規模為14.29萬億元,自去年8月底突破14.08萬億元關口后,時隔6個月后再度刷新歷史新高。
從具體基金類型來看,2月份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及QDII基金等均出現規模正增長,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較為明顯。業內人士表示,盡管2月份股票型基金規模快速增長,但其份額卻呈現凈贖回趨勢。據相關數據,1至2月份股票型基金份額分別環比減少44.8億份、40.9億份。
在權益類基金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其倉位提升也較為明顯。
據Wind倉位測算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權益類基金中股票倉位超80%的基金分別占比約30%、37%,倉位明顯提升。
其中,不少權益類基金更是“頂格”操作。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包括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前海開源事件驅動C、前海開源恒遠、銀河藍籌精選、富國低碳新經濟及國投瑞銀新絲路等在內的超170只基金的股票倉位為95%,而在1月份,“頂格”操作的權益類基金僅115只。
北京某公募基金經理表示,經歷了去年的調整,今年2月份以來,從權益類基金倉位提升、發行回暖、爆款基金頻出及私募大佬跑步進場等現象可看出,市場信心正在逐步建立。未來市場還將延續震蕩向上的行情,在外部環境趨于緩和及科創板漸行漸近的背景下,主要看好5G、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相關機會。
泰達宏利泰和平衡養老FOF基金經理王建欽對二季度行情也抱有較大信心。他認為,展望二季度,整體流動性環境依然維持寬裕,社融余額增速下滑的趨勢已經扭轉,拐點已經出現。同時,經濟總需求將相對平穩。此外,根據工業和行業等高頻數據看,國內基建需求恢復情況較好,2019年二季度經濟表現或延續總體平穩態勢。
“在流動性寬松和政策整體呵護金融市場,以及金融市場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企業的背景下,資本市場表現也會相對平穩,權益市場或出現較為顯著的結構性行情。”王建欽進一步表示。(謝達斐)
責任編輯:王棟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