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險資提前上車買了啥? 上市公司年報透底細

            2019-04-12 06:48:17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黃蕾 ○編輯 陳羽

              

              上證報今年年初開始陸續報道多家主流保險機構先知先覺,早在去年四季度開始便陸續加倉A股。業內一直好奇,這些保險機構生力軍到底潛伏了哪些個股?

              通過陸續披露的上市公司2018年報,保險機構的選股路徑一覽無遺。記者選取了幾個維度,剖析保險機構去年四季度的A股投資圖譜。

              從整體行業屬性來看,棄“防御”愛“周期”的特性明顯,即周期股在保險機構去年四季度配置中集體逆襲,防御股則普遍不受寵。從個股特點來看,保險機構增持的個股,普遍具備基本面穩健向上、業績同比正增長甚至兩位數正增長等特質。

              棄“防御”愛“周期”

              上證報資訊根據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數據進行統計發現,以增持股份數這個維度分析,去年四季度,保險機構明顯加大了對銀行、房地產、電子、機械設備、交通運輸、采掘、有色金屬、建筑材料、食品飲料和通信等板塊的配置力度。增持的股份數量分別約為13.87億股、2.47億股、1.77億股、0.9億股、0.48億股、0.35億股、0.34億股、0.32億股、0.32億股和0.08億股。

              不幸被保險機構減持的板塊,則分別為:非銀金融、建筑裝飾、化工、商業貿易、輕工制造、計算機、鋼鐵、家用電器、醫藥生物、農林牧漁。減持的股份數量分別約為5.3億股、2.64億股、0.58億股、0.32億股、0.26億股、0.19億股、0.19億股、0.18億股、0.17億股和0.08億股。

              從增持股份數的同比增幅來看,去年四季度保險機構增持股份數同比增幅最多的板塊,主要有建筑材料、電子、機械設備、通信、采掘、有色金屬、房地產、食品飲料、傳媒和國防軍工。增持股份數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56.83%、155.95%、66.34%、46.80%、26.42%、18.11%、10.21%、9.19%、8.58%、8.08%。

              相比之下,家用電器、建筑裝飾、農林牧漁、輕工制造和計算機這五大板塊,是去年四季度被保險機構減持幅度最多的。減持同比幅度分別為100%、53.47%、52.69%、34.46%和27.71%。

              不難發現,整體上看,周期股在保險機構去年四季度配置中集體逆襲,防御股整體不受寵。

              “基本面優先”原則

              從增持數量最多的個股來看,民生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萬科A精達股份京東方A陜西煤業格林美山東高速,是去年四季度保險機構增持股份數最多的10只個股。增持的股份數量分別約為5.4億股、3.44億股、3.38億股、3.19億股、2.7億股、1.76億股、1.45億股、0.34億股、0.34億股和0.30億股。

              從上述10只個股所屬的板塊來看,雖然周期股占了六成,但其余4只均為銀行股。可見銀行在保險機構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搶眼。背后的原因在于:從分紅穩定、信用評估穩定、盈利增長穩定和有一定流動性等條件來看,對于長期資金而言,銀行股的相對吸引力明顯。

              從增持個股特點來看,保險機構基本遵循的是“基本面優先”原則。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四季度保險機構增持的個股,普遍具備基本面穩健向上、業績同比正增長甚至兩位數正增長等特質。

              比如,去年四季度,保險機構新進的個股有雅克科技西部建設柳鋼股份天地源浪潮信息鐵龍物流鵬鼎控股湘潭電化石化機械中設集團葵花藥業邁為股份海辰藥業,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有不俗表現。

              從保險機構偏愛的周期股來看,他們主要緊盯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投資機會,尤其是周期性板塊中有實質去產能兼國企改革規劃的上市公司。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