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雪青)截至目前,獲得受理的科創板IPO申報企業總數已達62家,其中有20家進入了問詢環節。這些申報企業的科研含量幾何?眾所周知,“研發占營收比”通常作為判斷企業研發投入的最重要標準之一。那么,“研發占營收比”是否是一條足夠科學和客觀判斷企業研發投入的標準呢?除了這一指標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參考依據呢?
從研發占營收比來看,目前占比最高的是虹軟科技,為32%;最低的是木瓜移動,僅為1%。有分析人士認為,除了研發占營收比這個指標之外,還有兩個不能忽略的指標,即“研發占毛利比”和“研發占報告期費用比”。通過“研發占毛利比”這個指標可以看出這個企業拿多少賺的錢投入到研發中;“研發占報告期費用比”,就是一個企業在所有的管理、銷售、財務和研發費用中的研發費用占比,能直接說明這個企業對研發投入的程度。
綜合上面三個指標的分析,很多企業在這三個排名里面是比較一致的,對這些企業來說,研發占營收比應該是一個比較準確反映研發投入的指標。但是,有些企業這三個指標就相差較大,例如微芯生物的“研發占營收比”排名十分靠前,而“研發占毛利比”和“研發占期間費用比”則排名依次推后。另外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木瓜移動,研發占營收比為1%,在目前的企業中排最末位,但其在“研發占毛利比”排名和“研發占期間費用比”排名中則可以躋身中游。
“評價一家企業科研投入時建議多維比較,同時也要考慮到企業本身所處的行業現狀和會計準則,這樣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一家企業的科技含量。”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