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餓了么欲重啟“燒錢大戰” 大舉進軍低線城市圈地

            2019-04-11 01:34:23     來源:證券日報

              餓了么欲重啟“燒錢大戰” 大舉進軍低線城市圈地

              ■本報記者 劉斯會 

              從年初宣布提高傭金比例到如今宣布進軍三、四線城市,餓了么的步伐邁得有些大。

              彼時,餓了么相關負責人在回應《證券日報》記者時否認了最高26%的平臺傭金率,不過從實體商店情況來看,不少商家因為高傭金率比例而退出了餓了么平臺卻是不爭的事實。

              近期,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餓了么CEO王磊在公司在新一年啟動會上明確宣布“快速開拓三、四線城市”這一競爭策略,并要求餓了么口碑繼續做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造風者”。

              對于餓了么的這一打法,來自英國《金融時報》內部研究部門FT Confidential Research的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餓了么在一、二線城市外賣增長量降低,三、四線城市用戶成為餓了么發力的重要區域。但進軍低線城市意味著需要打造外送網絡以解決物流問題,而三、四線城市對于價格敏感度更高,且人口密度更低,難以實現規模經濟,或進一步拖累阿里業績,令投資人感到不安。

              對于上述擔憂,餓了么方面在面對《證券日報》記者求證時,并未明確回應。

              重走“燒錢”路?

              一、二線城市市場增速放緩,餓了么將目標市場轉向了二、三線城市,今年3月份開始,口碑餓了么已在浙江、廣東、寧夏、云南等全國100個三、四線城市加速布局。

              今年4月上旬,王磊正式表態稱,餓了么快速開拓三、四線城市,“我們一定會打到50%的市場份額,而每個階段有不一樣的打法。”

              調查報告顯示,用戶對外賣補貼價格敏感度高,忠誠度低。影響用戶使用外賣平臺的因素是依次是:衛生、口味、折扣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對折扣的敏感度從去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當被問及對外賣服務提高價格作何反應時,超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降低訂外賣的頻次和數量,甚至完全停用。

              而對于價格敏感度更高的三、四線城市用戶而言,餓了么要搶占原先美團擁有的市場份額,“燒錢”以及加大補貼力度成為重要手段。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補貼大戰擾亂了市場正常的價格秩序,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也容易使市場競爭機制失效,破壞市場秩序。

              拖累整體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叮咚買菜和餓了么達成戰略合作。叮咚買菜將會全面接入餓了么平臺,餓了么將會為其提供物流、售后、營銷的服務。此前,餓了么已經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開放了線上買菜業務,和叮咚買菜達成合作關系后,預計將會在全國500個城市開展業務。

              叮咚買菜的介入讓餓了么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功能進一步強化,但同時調查報告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進軍低線城市意味著需要打造外送網絡以解決物流問題,而三、四線城市對于價格敏感度更高,且人口密度更低,難以實現規模經濟。

              陳禮騰表示,隨著平臺逐漸占據甚至壟斷市場,有了定價權,極易出現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出現。

              可以佐證的是,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稱,外賣平臺開始提升傭金比例,其中“餓了么”提升幅度最高,平均傭金比例最高接近26%。除了漲傭金的情況之外,此前有王姓消費者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餓了么的服務水平與此前相比退步太多,多次出現超時直接取消外賣訂單,并無任何解釋的情況。

              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業務之一,餓了么的營收對阿里整體貢獻有限。此前,阿里巴巴集團CFO在三季度財報會上坦言,按照業務虧損額排序,餓了么排在首位。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