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國內汽車銷量3月現回暖跡象 車市能迎來春天嗎?

            2019-04-11 00:17: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1日電(張旭)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國內汽車銷量同比繼續下跌,環比呈現回升態勢。同時,車市分化日益明顯,高檔車銷量持續攀升,新能源車表現強勁。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一季度汽車銷量下滑超10%的核心原因,是樓市、股市等占用了普通民眾過多消費能力。

            圖自乘聯會報告 圖自乘聯會報告

              車市持續分化,新能源車表現強勢

              3月份,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74.03萬輛,同比下降12.1%,但環比增長了48.2%,車市出現回暖之勢。

              一季度,乘用車中的轎車共銷售2503992輛,同比下滑7.4%,但已是轎車、SUV、MPV中表現最為堅挺車型。轎車的強勢表現,主要源自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

              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3.7萬輛,尤其是在3月出現“井噴”,實現“開門紅”。3月傳統燃油車銷量同比下降15.0%,但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緩沖期刺激,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1.1萬臺,同比增速100.9%,其中A級電動車占純電動車銷量的55.0%。

              3月26日,多部門發布了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補貼繼續退坡。在崔東樹看來,“新能源補貼政策實現了從補貼推動轉向市場選擇的動力轉換趨勢,補貼政策變化基本符合近期預期。”

              在他看來,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發布時機很好,補貼政策延續期多1個半月,2019年補貼調整的過渡期少一個月,這樣的政策補貼時間段安排,對新能源汽車銷量帶來很好的增量效果。

              崔東樹稱,“按照2018年新能源汽車120萬臺基礎,原預測2019年新能源汽車160萬臺。但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已經為乘用車增量13.7萬臺,目前應調增10萬臺,預測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170萬臺。”

            圖自乘聯會報告。 圖自乘聯會報告。

              4月汽車銷量能否繼續回暖?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發布調查顯示,3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5.3%,環比下降8.3%,同比上升3.2%。梳理發現,這已經是自2018年1月份起,經銷商庫存指數連續15個月超出警戒線。

              未來汽車銷量能繼續改善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4月份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正式實施,部分觀望需求將得以釋放。

              “國家為推動消費,推出‘五一’四天假期的舉措,由此帶來的節前購車、換車潮值得期待。”崔東樹表示,國內金融環境改善、基建投資預期升溫等因素有利于車市的發展,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增值稅下調政策將極大促進汽車行業的發展。

              在中國施行增值稅下調之前,3月份奔馳、寶馬、沃爾沃、捷豹、路虎、林肯等高檔車品牌紛紛宣布下調旗下汽車建議零售價,降幅在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例如路虎有的車型最高的降價達8.5萬元。

              受此刺激,3月高檔車銷量增速達到7.5%。同期,主流合資汽車品牌銷量則下降12.3%,自主汽車品牌更是下降15.7%,自主汽車品牌依舊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各大高檔車品牌幾乎都提前下調車型售價,有利于消費觀望心態的改善,將使得高檔車銷量的升勢得以延續。”崔東樹說。

              但同時,車市未來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一些地方實施油品“國六”標準的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經銷商都相對謹慎,這可能會影響終端市場的銷量。(完)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