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特供│受理企業有多重視人才? 老板持股比員工少!
原創: 李興彩等

最新消息
4月10日,上交所網站披露,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柏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具體來看:
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熙生物”):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為公司保薦機構,擬募資31.54億元。
據公司官網顯示,華熙生物是知名的、以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核心知識產權,透明質酸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本次發行前,中國人壽旗下的國壽成達持有公司近8%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華熙生物曾于2008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7年從港交所退市。此外,去年12月華熙生物曾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故宮口紅”。
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方邦電子”):保薦券商為華泰聯合證券,擬募資10.58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磁屏蔽膜、導電膠膜、極薄擾性覆銅板及超薄銅箔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是少數掌握超高電磁屏蔽效能、極低插入損耗技術的電磁屏蔽膜生產廠商之一。
2018年4月,方邦電子沖刺創業板上市被否。
上海柏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柏楚電子”):保薦券商為中信證券,擬融資8.3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柏楚電子是一家從事激光切割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和重點軟件企業,是國家首批從事光纖激光切割成套控制系統開發的民營企業,致力于為激光加工提供穩定、高效的自動化控制解決方案。
公司在中低功率激光加工控制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已為超過三百家的激光加工設備制造商提供成套的系統解決方案。
江蘇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卓易科技”):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擬募資3.5億元。
招股書材料顯示,公司主營“自主、安全、可控”的云計算業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設備核心固件(BIOS、BMC)技術以及云平臺技術,為云計算設備廠商、政企等客戶提供 BIOS、BMC 固件開發以及云服務。主要客戶包括 Intel、聯想、華為等。此外,英特爾(成都)為公司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0%。
張家港廣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大特材”):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擬募集資金6.90億元。
公司是一家以高品質特種合金材料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廣大特材的客戶名單“派頭十足”,其中包括中國中車集團所屬單位、南高齒、西門子、采埃孚、明陽智能、中船重工集團所屬單位、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所屬單位、上海電氣所屬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所屬單位等各領域龍頭企業。
受理企業有多重視人才?
老板持股比員工少!
記者 李興彩 編輯 邵好
這屆半導體公司對員工很慷慨!
據上證報記者梳理統計,截至4月9日披露的 10家科創板受理半導體公司中,有8家已經推行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中微公司實行了全員持股,且員工持股數量遠超公司創始人。
此外,多家公司為更好地吸納、激勵和留住國際化高科技人才,采用了境內外員工持股平臺“雙軌”并行的架構。
10家中8家開展員工持股
21世紀什么最重要?是人才!對于以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半導體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為了留住人才,獲受理的半導體公司將員工持股計劃當成了激勵措施的“準標配”。截至4月9日披露的10家獲受理的半導體公司中,有8家已經推行了員工持股計劃,分別是晶晨股份、睿創微納、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晶豐明源、聚辰股份、樂鑫科技、華興源創。

以晶晨股份為例,2016年下半年,公司彼時的大股東晶晨集團通過平移和加速行權的方式,將部分員工持有的晶晨集團股份移至境內的員工持股合伙企業上海晶祥、上海晶縱及上海晶毓,同時由新授予股份的員工出資成立上海晶兮。
目前,上述四個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持有晶晨股份2.07%(765.26萬股)、1.28%(472.93萬股)、0.8%(297.2萬股)、1.07%(394.43萬股)的股權,合計持股比例為5.22%。
睿創微納分別于2011年1月、2015年7月設立了煙臺深源、煙臺赫幾兩個員工持股平臺。目前,煙臺深源持有睿創微納265.32萬股,持股比例為0.69%;煙臺赫幾持有睿創微納288.7萬股,持股比例為0.75%。
睿創微納披露,其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員工趙芳彥、周雅琴、陳文祥、向思樺、王鵬、黃星明、熊筆鋒和楊水長擬參與戰略配售,合計認購比例為發行數量的5%。此舉體現出公司員工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境內外平臺“雙軌”并行吸引人才
半導體是典型的全球性產業,如何更好地吸納國際優秀人才,加快企業和產業發展,成為擺在中國半導體公司面前的一大課題。
對此,安集科技、中微公司等公司給出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采用境內外員工持股平臺“雙軌”并行機制。
以安集科技為例,其設立了境內、境外兩個員工持股平臺。
在境外,安集科技于2015年12月設立了境外員工持股平臺Anjoin,持股員工包括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Shumin Wang等9人。
截至目前,Anjoin持有公司控股股東Anji Cayman 281.03萬股股份,占Anji Cayman 股份總數的2.73%,從而間接持有安集科技1.55%的股份。
在境內,安集科技設立安續投資來授予國內員工股份。截至目前,安續投資持有安集科技59.34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比例為1.48%。
與之類似,為解決境內外員工持股問題,中微公司設立了境內員工持股平臺南昌智微、勵微投資和芃徽投資,境外員工持股平臺Bootes、Grenade 和中微亞洲。
有多重視人才?
老板持股比員工少!
作為高科技企業,半導體公司究竟有多重視人才?
中微公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僅實行了全員持股,其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志堯持股僅為1.34%,遠低于其他員工合計持股比例。
據中微公司披露,自創立之日起,公司就實行了全員持股制度,來提升關鍵技術人員和研發團隊的忠誠度和凝聚力。截至目前,845名在職、離職員工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公司9450.9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19.63%。
具體來看,境內員工持股平臺南昌智微、勵微投資和芃徽投資分別持有公司股份3064.45萬股、195.97萬股、24.68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6.37%、0.41%、0.05%。
境外員工持股平臺Bootes、Grenade 和中微亞洲分別持有股份1111.96萬股、1144.27萬股、2482.15萬股,占比分別為2.31%、2.38%、5.15%。另外,尹志堯等8名自然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計3.61%。
聯播
機構客戶熱情高,券商研究所牽線忙
丁晉靈 汪友若 編輯 朱茵
隨著上交所受理的科創板申報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各類機構圍繞對投資機會的研討也在不斷升溫。
近一個月,多家券商研究所都在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科創板專題活動。主要針對公、私募等機構客戶,受邀參與的企業則集中在通信、計算機、生物醫藥等科創類行業。
4月9日,國信證券組織了一場以“科創新時代”主題的科創板論壇,會上詳細解讀了科創板的準入、交易以及退出機制。國信證券研究所所長楊均明表示,科創板主要是科技為主,而科技投資風險相對較大,很多科技很先進,甚至有市場應用價值,但缺乏產業價值。只有將投資放在其產業鏈上,才有機會成功。這是未來投資科創板或高科技產業需要把握的重要風險點。
國信證券的這場論壇只是近期券商研究所緊鑼密鼓召開科創板主題活動的一個例子:
4月2日,中信證券研究部主要針對其私募客戶,組織了“科創:轉型與成長”的主題論壇,會上邀請的公司涉及行業主要是通信、計算機、醫藥、公用環保等。
3月28日,申萬宏源證券在滬舉辦科創板專題研討論壇。
3月26日,方正證券(維權)和東吳證券在同一天于北京舉行了科創板主題線下活動。
3月12日,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在上海舉辦了科創板高端論壇暨上市公司春季交流會,本月下旬,中信建投又將在北京邀請北京市政府、中關村管委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中科院等召開規模更大的研討會,其中以TMT、高端裝備、醫藥生物技術等為三大分論壇主題。
除了線下的活動火爆,線上也是高頻互動。中信建投、中泰證券、新時代證券、長城證券、財通證券、方正證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所都在近期進行了科創板主題的電話會議。
目前來看,不僅投行在PK項目申報,大券商的研究所行動也非常迅速,國泰君安、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都已經形成了科創板的系列專題報告,不僅有申報公司的研究報告,還給出了估值方法論,有些還組織了專項調研、閉門會議等。
滬上一位中小型券商研究所負責人直言道,辦活動主要是出于客戶需求。他表示,一方面科創板有不少制度創新,部分交易規則與現在的A股市場也不盡相同,需要投資者學習掌握;另一方面客戶挖掘科創板投資機會的需求很強烈。研討會上投資者可以與行業分析師以及擬上市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直接交流,而企業也可以聽到更多來自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的想法,以及對公司的認可程度判斷。
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