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受理企業董事長“畫像”:領薪最高1774萬元

            2019-04-08 21:17:1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科創板特供│受理企業董事長“畫像”:領薪最高1774萬元……

              原創: 林淙等 

              最新消息

              4月8日,上交所受理博瑞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瑞醫藥”)、視聯動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視聯動力”)科創板上市申請。

              博瑞醫藥擬募資3.6億元,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

              據公開資料顯示,博瑞醫藥是研發驅動型的高科技制藥公司,致力于研發及生產原創性新藥和高端仿制藥。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研發和探索,博瑞醫藥在腫瘤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領域以及脂肪肝和糖尿病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多個原創新藥進入或即將進入臨床研究。博瑞醫藥成功開發了艾日布林、曲貝替定、磺達肝癸鈉等高端仿制藥,在抗腫瘤、超級抗生素、靜脈補鐵等領域建立起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產品線。

              視聯動力擬募資18.3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據了解,視聯動力是專業化的網絡通信核心技術研發廠商,網絡通訊技術和互聯網基礎技術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視聯動力開發設計了全新的V2V視聯網通信協議,在視聯網通信協議的基礎上,研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統一視頻多媒體服務平臺系統,是全球領先的局域網統一視頻多媒體服務平臺。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科創板資訊一網打盡!

              聚焦

              科創企業董事長“畫像”:

              學而優則商,領薪最高1774萬

              作者:林淙 編輯 吳正懿

              截至4月7號,科創板的門口,已有50家公司曬出了“家底”,一并亮相的還有掌舵科創企業的董事長們。

              欲曉公司核,先觀“掌門”貌。董事長的個人特質,往往能反映出一家公司的理念與風格。

              據上證報“掃描”,50家科創企業董事長的“畫像”豐滿而立體:有人學歷耀眼,有人履歷豐富;有人技術見長,有人管理致勝;有人年少有為,有人老當益壯;有人年薪千萬,有人分文不取。這些樣貌迥異、各擅勝場的企業家,執著拼搏于科創事業的前沿陣地。

              從創業路徑看,“學而優則商”可用以概括多數人的創業路徑,而研發、管理兩手抓是他們向企業傾注“科創力”的重要方式。

              江山代有才人出,從絕對數量上來說,“60后”、“70后”董事長仍是主流,但“80后”新生力量的涌現也不容小視。

              高學歷成標配

              據上證報統計,50位董事長中,有17位碩士,13位博士,4位博士后。

              一組簡單的數據,展現出科創企業掌門人的超高學歷配備。翻看他們“輝煌”的求學史,不由地令人感慨:別人上名校像中彩票,他們不過是在隨手“集郵”罷了。

              上證報統計發現,董事長畢業院校中,清華大學最為搶眼,從中走出了光峰科技李屹、寧波容百白厚善、特寶生物蘭春、安翰科技吉朋松等多位董事長。

              部分董事長具有“海歸”標簽。比如,瀾起科技的董事長楊崇和便畢業于美國俄勒崗州立大學。安集科技董事長Shumin Wang則先后攻讀了美國萊斯大學和美國休斯頓大學博士后。另外,賽諾醫療孫箭華、中微公司尹志堯、微芯生物魯先平等董事長,也有赴美深造的經歷。

              從專業上來看,計算機和電子工程領域可謂人才輩出,目前共有8位科創板申報企業的董事長“產自”上述專業。這與科創板的屬性相呼應——芯片研發、數據處理、智能制造裝備等行業都帶有濃厚的科創“基因”。

              若論“標簽”之豐富程度,當屬木瓜移動掌舵人沈思:集“80后”、女性、清華和斯坦福“聯袂認證”等諸多標簽于一身,在精英扎堆的“擂臺”上仍難掩光彩。

              據介紹,1981年出生的沈思,2001年即從清華大學畢業。這意味著當同齡人還在適應大學生活時,她已“更上層樓”了。這種高效貫穿了沈思求學的各個階段。僅花了三年時間,她又從斯坦福大學拿到計算機系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系雙碩士學位。

              在谷歌工作近四年后,沈思于2008年創辦了互聯網數據營銷技術公司木瓜移動,主要利用全球大數據資源和處理分析技術來為國內企業提供海外營銷服務。這實在稱得上 “天才女青年”的一種正確打開方式了。

              科研、管理“雙棲”人才

              同時“列席”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序列,是科創企業董事長群體的一個普遍現象。

              以陳煥春為例,除了科前生物董事長的身份外,他還是華中農大的教授,歷任華中農大博士生導師、畜牧獸醫學院院長、副校長等職。作為國內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畜牧獸醫行業專家,他在動物疫病防控、獸藥研制與產業化推廣方面成績斐然,是公司研發隊伍的“領頭雁”。

              同樣在技術研發上身先士卒的還有光峰科技董事長李屹。公司的研發團隊由李屹“一手打造”,且其本人始終站在一線為團隊指明戰略方向。

              據介紹,ALPD?技術的原創發明人就是李屹,以他作為發明人的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1000 項。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中組部“國家特聘專家”、廣東省發明人等頭銜,都是對其專業能力與技術成就的認可。

              當過清華物理系助教,做過中科院墨子號科學應用系統的總師和衛星系統副總師,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無疑是“學以致用”的典型代表。

              據了解,國盾量子的技術起源于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彭承志正是該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和博導。

              簡歷顯示,彭承志的技術成果還曾多次以封面(標題)形式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和《科學》上,并斬獲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等 “含金量”不菲的獎項。

              專家型領導在科研上的不斷突破,也引領公司加速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壁壘。目前,國盾量子已成為全球少數具有大規模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的企業。

              以董事長Teo Swee Ann為核心,樂鑫科技也逐步形成了一支強悍的研發技術團隊。

              公司圍繞物聯網 Wi-Fi MCU 通信芯片,建立起以當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基礎研發與以未來市場趨勢為導向的創新研發相結合的研發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現任樂鑫董事長的Teo Swee Ann與“同場考生”瀾起科技還有段淵源。2004 年 5 月至 2007 年 6 月期間,Teo Swee Ann曾任瀾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術總監。2008年“自立門戶”后,經過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樂鑫科技已成長為一家專業化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薪酬差距大:從0到1774萬元

              站在資本市場新賽道的起跑線前,老當益壯者有之,后生可畏者亦有之。

              據上證報統計,當前50家科創公司董事長的平均年齡為50.4歲。其中最年長的是中微公司董事長尹志堯,現年75歲;最年輕的是威盛信息董事長吉喆,今年才36歲。

              年逾古稀的尹志堯可謂半導體領域的“老專家”,擁有89 項美國專利和200 多項其他海內外專利,憑借其在業內長達35 年的經驗積淀,大力推動著國際等離子體刻蝕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2018 年美國 VLSI Research 的全球評比中,尹志堯還與英特爾董事長、格羅方德 CEO 等一起被評為2018 年國際半導體產業十大領軍明星。

              科創董事長的年齡層階上,“40后”、“50后”還在發光發熱,“60后”、“70后”躋身中流砥柱,“80后”也已嶄露頭角。

              其中,也有因家族交接班“上崗”的。例如,1983年出生的吉喆從父親吉為手中接過帥印,擔任威盛信息董事長。資料顯示,吉喆畢業于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與資本市場打過多年交道,歷任麥格理大中華區股票資本市場部經理、湖南經典投資董事、湖南建和房地產開發董事兼總經理等職。

              木瓜移動沈思、安博通鐘竹以及鉑力特薛蕾等董事長也都是“80后”。

              稍微八卦一下,這些科創企業董事長們一年能拿多少錢?細數各家薪水單發現,共有18位董事長的年薪超過了百萬。薪酬最高的是瀾起科技董事長楊崇和,2018年收入高達1774.2萬元!據介紹,楊崇和是瀾起科技創始人之一,2004年成立以來曾長期擔任董事長兼CEO,是率領企業迎風破浪的“老船長”,拿高薪也在情理之中。

              和董事長拼年薪就是自討沒趣?也不盡然。除去從關聯公司領薪的以外,此次就有好幾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的董事長拿著極接地氣的工資,更有甚者直接不拿錢!

              如科前生物陳煥春,其2018年年薪就為0元。

              另如龍軟科技董事長毛善君,去年也只從公司領了13.92萬元。

              當然,上述兩位董事長當前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9.68%和62.68%。一旦登陸資本市場,他們的個人財富有望快速增長,年薪多少還是事兒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真是硬道理!

            責任編輯:史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