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又現“烏龍指” IF遠期合約手一抖損失近477萬元

            2019-04-08 21:11:03     來源:上海證券報

              又現“烏龍指”!手一抖,損失近477萬元!

              
            今日下午,滬深300股指期貨IF1909合約(IF隔季連續)出現一根長長的下影線,IF遠期合約疑似出現“烏龍指”。

              有業內人士猜測,不知是哪家交易員手一抖敲錯數字,這波損失有點肉疼.......

              
            也有人猜測,會不會是哪家機構的自動化機器出問題了,一口氣在地板上平了......

              上證報查閱分時成交明細發現,今日13點24分09秒,IF1909合約的成交一度達到了3657.8點,接近跌停,隨后按3877.2點成交了102手。

              假設正常交易的成交價為4025點,每手虧損了(4025-3877.2)×300=44340元,這102手浮虧約452萬元。13點24分10秒又以4004.8點成交了41手,每手虧損了(4025-4004.8)×300=6060元,浮虧約25萬元,兩筆成交合計虧損約477萬元。

              東證期貨衍生品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李智祥表示,這種情況之前發生過,由于一次掛單量太多,在遠月合約成交活躍度比較差的情況下,這種大單容易直接造成跌停或者漲停。具體操作過程中,投資者可能選擇了市價委托,從而造成了價格的異常波動,若采用限價委托應該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也有業內投資者猜測,今天盤中出現下跌,可能某一個產品的倉位是按程序化交易來控制的,今天正好觸及止損線,導致交易程序觸發自動平倉,就一直在按照市價平倉。按當時的市場撮合情況來看,投資者很有可能是把一檔的買單全部成交以后,下面掛單又比較少,所以直接就到跌停價了。

              此前,股指期貨市場上也出現過多次“烏龍指”事件,2017年3月就出現兩次:

              2017年3月14日14點25分28秒,伴隨一筆35手的多單平倉成交,IH1703價格從前一秒的2347.4點跌至2128.6點,逼近跌停,成交量一度激增。

              2017年3月17日早盤,股指期貨疑再現“烏龍指”,IC1706合約瞬間接近漲停。通過交易明細數據可以看到,有9419手超大手數買單以6939.6點買入成交,幾乎直接將期指期貨推至漲停,維持近半分鐘后回落。

              2017年7月20日,又出現開盤有投資者以3997點成交IF1708合約18手,下一筆成交瞬間跌回3666點,若以成交價來估算,18手浮虧約179萬元。

              李智祥認為,從IF主力合約的成交明細看,部分時段的成交量也比較低,如果這150手左右出現在主力合約上,也很可能會出現比較長的下影線。從目前股指期貨的成交量來看,和限倉前還有很大差距,流動性相對不足就容易出現“烏龍指”,因此建議投資者在交易環節要注意流動性風險,一般下單時還是要使用限價指令較為穩妥。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史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