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增值稅下調超家電業預期 創維:惠及用戶海信暫不降價

            2019-04-08 01:49:52     來源:證券日報

              增值稅下調超家電業預期 創維稱惠及用戶海信暫不降價

              ■本報見習記者 馬 燕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制造業成為增值稅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其中,家電行業對應的主要增值稅率下降幅度(降至13%)高于市場預期(原預期為降低至14%)。

              光大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本次增值稅率下調對家電企業的利好,主要體現在消費需求釋放和定價紅利兌現兩方面。

              降稅釋放消費需求

              小家電對價格刺激更敏感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制造業增值稅減稅至13%,理論上將降低商品價格,刺激消費。

              光大證券研報分析稱,降低增值稅相當于補貼消費者,帶來消費需求釋放。增值稅為企業代征收的流轉稅,實際承擔者為消費者,所以削減增值稅的最直接效果便是降低終端零售價格,有利于提升消費者的實際消費能力,帶來需求改善。

              相比較更為成熟的空冰洗等品類,照明、廚電等需求空間更為充足或尚處在快速普及周期的細分品類的需求對于價格刺激預計更為敏感。且對應細分領域龍頭在同樣的降價促銷環境下,需求彈性更超過行業整體。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的利潤影響分四種情形:含稅賣價和含稅買價都不變:成本端受損、收入端改善;含稅賣價下降,含稅買價不變:成本端受損收入端不變;含稅賣價不變,含稅買價下降:成本端不變收入端改善;含稅賣價下降,含稅買價下降:成本端和收入端都不變。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行業競爭格局、上下游議價能力都對企業凈利潤彈性影響各有差異。

              家電行業下游壟斷競爭格局清晰,龍頭企業議價能力較強,申萬宏源研報認為第一種情況比較接近實際情形,在此情形下,重點公司中凈利潤彈性前五的企業分別為:九陽股份華帝股份萬和電氣蘇泊爾歐普照明,內銷占比高、凈利率低的小家電公司整體受益更大。

              賣場的實際情況也印證了這一判斷。據媒體援引一家電賣場銷售人員介紹,品牌電飯鍋、電風扇等小型家電售價降幅從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如2000多元的電飯鍋降了近200元。

              企業議價能力強

              更能享受到降稅紅利

              除了對消費需求的刺激,企業可能享有的一個紅利便來自重新定價。企業憑借自身面向產業鏈上下游的定價權,可直接實現成本的完全彈性和收入的非彈性,進而提升自身利潤率,兌現利潤彈性。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業界普遍認為,議價能力強的企業更能享受到增值稅下降的紅利。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根據上下游議價能力的不同,對制造業企業利潤影響不同。此次增值稅下調,家電板塊內銷占比高,毛利率低的企業最為受益。

              光大證券研報稱,一方面,白電龍頭企業在規模和份額上優勢顯著,產業鏈地位更高。另一方面,對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掌控以及下游的自有渠道布局方面都顯著領先。有望獲得更高的產業鏈定價紅利,利潤提升確定性和能力更大。

              申萬宏源研報也認為,在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增值稅下降對企業的影響跟企業在產業鏈里的話語權相關性更高,競爭格局穩定的行業里,話語權強的龍頭企業具備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能夠享受增值稅下降紅利。

              不過,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家電企業對此次降稅的反應不一。美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降稅一事不評價。海信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海信產品暫時不會調價。創維內部人士表示,降稅政策惠及企業和消費者,反哺企業,企業可以將更多資金投入技術研發,消費者也直接受惠。

              對此,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認為,增值稅下調是普惠性利好,對家電企業的影響和對其他行業的影響是一樣的。家電產品應該不會因此降價。“家電產品本來利潤就不高,尤其是電視,利潤是很薄的。”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