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現場
央廣網延安4月5日消息(記者宋雪)今天(4月5日)上午,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黃陵舉行。來自海內外萬余名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軒轅殿祭祀廣場,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橋山陵前、沮水河畔,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的萬余名嘉賓在黃帝陵標識碑前列隊,在儀仗引導下進入祭祀廣場。
112名少年高唱《黃帝頌》
上午9點50分,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正式拉開帷幕。鼓聲雄渾,鐘鳴悠遠。擊響的34通鼓聲象征著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內外中華兒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聲,9響鐘鳴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最高禮數,表達全體中華兒女對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無限景仰和無比感恩。
典禮分為擊鼓鳴鐘、 唱《黃帝頌》、敬獻花籃、恭讀祭文、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樂舞告祭、龍飛華夏等七項內容。
樂舞告祭
樂舞告祭華麗莊重、樂舞相彰,采用儀式感極強的“竹簡舞隊”和“金幡舞陣”。在《雨潤清明》歌聲中,用“文以昭德”的《羽?翟》文舞和“武以象功”的《干?戚?戟》武舞,表達慎終追遠、不忘祖德的國風民心。歌聲中,一條56米長的“中華龍”盤旋、騰躍、升空,飛入云霄。
海內外萬余名中華兒女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公祭禮畢,人們懷著對人文初祖的景仰和感恩之情,依次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
黃帝陵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之巔,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中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每年一次的黃帝陵公祭都吸引了萬余名來自海內外的華夏兒女參加。
為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黃陵縣近年來不斷加大旅游宣傳推介力度,除舉辦新年祈福、清明祭祖、重陽祭祖和橋山山地戶外公開賽暨世界華人姓氏跑等活動。依托寶貴的歷史資源與文化資源,黃陵縣積極發展全域旅游,大力推行“旅游+”模式,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等產業不斷融合。據介紹,2018年黃陵縣接待游客81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8.8億元,旅游發展勢頭良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