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地鐵開通,周邊的房價也狂往上漲。不少人都盼望著:地鐵啥時候能修到自己家門口?
實際上,城市地鐵的位置,還真不是拍腦門一下就決定的,這跟城鎮規劃“四條線”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央視財經v講堂》系列微視頻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我們國家的新型城鎮化規劃中,要求城市規劃確定四線。”

呃…城市“四線”是個啥?您聽我慢慢說!
第一條線是城市的綠線。綠線和環境、環保有關。這條線就是指城市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公共綠地、自然風景、水源保護地、歷史遺留下來的山山水水都得劃分到綠線規定范圍內,城市可呼吸的空間都在這兒,而且綠線劃分的區域只準用于綠化建設。

第二條線是城市的黃線。黃線主要劃分的是市政公用設施規劃控制線,簡單來說就是城市的基本交通框架。比如地鐵的走向、地鐵站的位置,以及垃圾處理場的位置都歸黃線管。政府要建個垃圾場,誰都不愿意建在自己屋子旁邊,那垃圾場要建在哪?如何在城市中均衡分布?這都得黃線事先劃定好了才行。

第三條線是城市的紫線。它主要劃定歷史的街區,重點的文保單位。比如,這有塊兒地,下面曾建一座皇宮或者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墓葬群,就得用紫線給劃定出來,以后這個地方就不能再搞大型的基礎設施了。畢竟,這都是歷史遺留建筑,一旦破壞,跟子孫后代可就沒法交代了。“我們現在尊重歷史文化,實際上是為了傳承古代留下來東西,把祖宗傳給我們的東西,不管它有沒有破殘,在我們手里完整地傳到下一代,這才是真正科學合理的。”

第四條線指城市的水域控制線。簡單來說,就是劃定城市水系和江河湖水系。北到松花江,南到珠江,把這些河湖和城市建筑更好地結合才行。
好好的一條江,如果兩邊都建成了房子,都變成高價景觀房,對于普通百姓也是不公平的。所以,河湖也得好好保護和規劃。“把最美的景觀留給最廣大人民群眾去享受,也就是把城市的水邊、海邊、湖邊,這些最美的景觀,用規劃把它控制起來。”

責任編輯:李鐵民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