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4700億元 上市銀行集中祭出“補血”神器!

            2019-04-05 19:37:58     來源:上海證券報

              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里

              永續債是個好東西,嗷嗷待哺的上市銀行終于可以率性地“補血”了。

              據不完全統計,9家上市銀行近期共披露了規模高達4700億元的永續債發行計劃。其中,有6家在3月25日以后披露了合計3600億元發行計劃。

              而中行在1月25日發行了我國首單商業銀行永續債后,又在3月29日殺了個回馬槍,該行董事會在當日再次通過擬發行400億元永續債的議案。

              可以預計的是,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上市銀行披露永續債發行計劃。那么,如此“虹吸”,會對股市產生負面沖擊嗎?

              “目前股市、債市情緒比較樂觀,銀行發永續債不會造成新的沖擊,反而會豐富債券市場品種供給,對于優化債券市場結構有幫助。”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銀行業分析師許文兵說。

              市場熱捧永續債,

              4700億發行計劃在路上

              永續債的落地和推進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雙護航政策以及當前市場的利率環境,為其創造了良好的發行窗口期。

              年初,中行發行的40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為4.5%,全場認購倍數超過2倍,共有約140家機構參與認購,涵蓋政策性銀行、大中小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財務公司、信托等。還有數家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

              嘗到甜頭的中行3月29日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在境內外市場債券市場發行減記型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永續債),發行規模為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

              而這前后,多家大行和股份行也已紛紛加入發行永續債的等待序列。詳見下圖: 

              各家銀行對永續債的趨之若鶩,是由于其可以補充銀行的其它一級資本。而當前銀行業的發展需求與資本現狀,讓許多銀行家們感覺到備受掣肘。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 (試行)》要求,到2018年底前,系統重要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要分別達到8.5%、9.5%和11.5%。

              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與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于7.5%、8.5%與10.5%。

              大行發永續債 意在應對TLAC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從大行發行永續債的目的看,對接國際標準、滿足TLAC監管要求是主要原因。

              在巴塞爾III框架下,金融穩定理事會(FSB)針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了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四大行均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但因總部位于新興市場經濟體,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可延后6年執行TLAC要求,也就是2025年1月1日起開始適用。

              “銀行需要持續性的資本補充。尤其和國際大行相比,中資大行資本充足率偏低,未來對接國際監管要求時存在達標壓力,因此會提前做一些準備。”許文兵認為,銀行目前的資本充足率足夠支撐當前的信貸投放需求,銀行這一階段補充資本,更多地是為了往后幾年的可持續性。

              中行副行長吳富林在業績發布會上就表示,中行資本補充主要是出于兩方面需求。

              一是業務發展需求。要積極支持實體經濟需要相應資本支撐。

              二是適應監管需求。他指出,歐美金融危機之后,國際監管基本趨勢是,提高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尤其對中國銀行這類系統重要性銀行要求更高。要求銀行的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達20%以上,顯著高于目前資本監管標準,使銀行資本需求面臨更大的潛在缺口。

              “應對這個缺口,我們始終堅持‘內部積累為主,外部補充為輔’的方針。”他表示,一方面著力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在資源分配、績效考核全面與資本指標掛鉤;另一方面適時進行外部資本補充。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說,支撐信貸投放更關鍵的是核心一級資本,而永續債只補充其他一級資本,支撐信貸投放有一定壓力。目前,大行本身資本充足率較高,發行永續債更多地是為未來TLAC達標做準備。

              他預計,大行將主要靠發行永續債或優先股來達到TLAC指標要求,因此將來大行的永續債發行規模會比較大。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日前撰文指出,考慮到我國債券市場快速發展,中資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TLAC的時間將可能提前。未來可能將有更多中資銀行將被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面臨更高的資本要求。

              中小銀行亦盼望發行永續債

              另一方面,中小銀行也已瞄準永續債這一“補血”利器。據媒體報道,已有數位中小銀行管理層人士表達對于發行永續債的需求。

              許文兵表示,中小銀行現階段比較缺少核心一級資本,只能通過IPO、原有股東注資和利潤留存的方式補充,但后者難以滿足其業務發展需求。

              在他看來,中小銀行發行資本工具會受到核心一級資本限制,因此發行規模不會很大。比如在提升整體資本充足率方面,只有一部分可以通過資本工具解決,主體部分還是要通過充實核心一級資本。大行在發行資本補充工具的過程中,主要是考慮市場接受度和資本管理要求;但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行為還會受到核心一級資本的限制。

              不會沖擊股票市場

              4700億元的待發行規模,以及未來可能更多的永續債發行需求,是否會對股票市場形成抽水效應?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李奇霖認為,永續債對股市的吸血效應有限。定增、配股等增資渠道才可能對股市產生影響。

              廖志明表示,因為永續債是偏好固收類的資金在配置,這類資金原本也不太參與權益類投資,對股市沒有明顯影響。他認為,當前債券發行利率較低,是比較好的發行時間窗口,可以節省資金成本。

              “目前股市、債市情緒比較樂觀,銀行發永續債不會造成新的沖擊,反而會豐富債券市場品種供給,對于優化債券市場結構有幫助。”許文兵說。

            責任編輯:李鐵民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