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日至5日,2019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本屆工博會以“融合的工業——工業智能”為主題,重點關注人工智能、5G與“工業4.0”的結合。
據媒體報道,1400多家來自中國的參展商亮相本屆工博會,數量僅次于東道主德國。中外參展商在工博會上展示了5G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場景。分析人士表示,5G和人工智能技術有望徹底改變目前的工業模式,“工業4.0”概念股有望從中受益。
聚焦應用場景
本屆工博會圍繞“工業智能”的主題,共開設六大主題展區,分別是集成自動化及動力傳動展、集成能源展、工業零配件與分承包技術展、工業零配件與分承包技術展、空壓與真空技術展以及研究與技術展,詳細展示了未來工業智能化的場景。5G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這些場景中的應用備受關注。
來自中國的華為、新松公司、海爾、中集集團等展商在工博會上大放異彩。其中,中國5G通信設備供應商華為的展臺受到特別關注。華為此次并未宣傳其5G產品,而是重點介紹了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解決方案結合在一起的工業4.0技術,同時首次在西歐發布Atlas智能計算平臺。
新松公司此次甄選了系列機器人創新產品與智能制造技術參展。新松所展示的MES系統融合AR智能技術,可突破空間限制;利用此系統,操作人員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下達生產指令并監控作業進程。另外,新松的復合機器人還展示了雙車雙臂行進間聯動技術。
此外,瑞典愛立信公司展示了5G技術賦能的機器人,并攜手汽車制造商奧迪展示了5G聯網車廠模型。諾基亞、高通和博世力士樂也展示了5G網絡管理下的工業機器人和模擬汽車生產車間等多項應用場景。
投資機遇浮現
公開資料顯示,“工業4.0”即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工業發展階段,包括職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三大主題。“工業4.0”并非新概念,早在2011年的漢諾威工博會上便被提出,此后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的工業轉型競賽。
隨著5G技術的落地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4.0”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科克勒博士表示:“人工智能有可能徹底改變工業。未來,隨著制造流程變得更靈活和高效,人工智能技術將被用于控制互聯的生產設備,在持續改進系統的同時不斷完善質量標準。”同時他還表示,5G技術則“將使工業實現‘工業4.0’的全部潛力”。
中信建投證券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在“工業4.0”時代,一般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速將超過汽車行業。中國具有完備的制造業門類,目前工業機器人已廣泛用于國民經濟25個行業大類。該機構預計,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將重現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爆發式增長,屆時布局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或智能物流端的企業有望受益。
(責任編輯:段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