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PPP規模13.3萬億元 逾五成項目落地

            2019-04-04 03:10:56     來源:證券日報
            PPP規模13.3萬億元 逾五成項目落地

              本報記者 包興安 

              

              財政部PPP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末,PPP管理庫項目累計8780個、投資額13.3萬億元。管理庫累計落地項目數4920個、投資額7.5萬億元,落地率56.0%,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近五成落地項目已開工。管理庫累計已開工項目2373個、投資額3.3萬億元,分別占落地項目的48.2%和44.2%,開工率(即累計開工項目占累計落地項目的比例),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繼續加強PPP項目規范發展,對照項目合規性負面清單進一步加強入庫審核,并持續清理不合規項目。2月份,管理庫共清退項目32個、涉及投資額395億元;新入管理庫發布項目77個、投資額1399億元。

              此外,按照PPP項目庫“能進能出”原則,今年前2個月各省級財政部門審核同意的地方主動退出管理庫項目共44個。這些項目不再采用PPP模式實施和管理,財政部門不得再按PPP政策和制度違規安排支出。

              財政部近期發布《關于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10號文),對PPP規范管理更加嚴格,并提出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以及健康、養老、文化、體育、旅游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

              “上述文件是在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大背景下發布的,核心目的是規范PPP項目管理。”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陳非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標志著政府對PPP項目的形式要件要求更加規范、嚴格,規避一些項目在實施中出現的彈性做法,造成的結果是未來PPP項目將更趨向于準經營性,行業領域更加集中,PPP的內涵將狹義化,可以實施的項目范圍會被進一步縮小,項目數量會趨于平穩,項目質量會持續提高。但同時,PPP模式的收縮與仍然旺盛的城鎮化需求之間存在的矛盾將會促使地方政府加大發債規模,發行地方債將迎來新的高峰。

              陳非遲認為,10號文雖然明確鼓勵民資和外資參與,但根據“PPP有例數據服務平臺”相關數據分析,央企和國企在參與PPP項目中優勢明顯,地方政府更青睞于央企和國企,而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項目招標競爭等環節普遍處于劣勢,這一現狀短期內很難改變,如果想加大民資和外資的參與熱情,需要出臺實質性配套支持政策,而并非僅僅是鼓勵。

              陳非遲表示,健康、養老、文化、體育、旅游等領域,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有清晰的收入來源,市場需求比較旺盛,將是接下來一段時期PPP模式的主戰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