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億!深化增值稅改革拉開大幕!
作為今年減稅降費的“主菜”,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天終于“出鍋上桌”。除了下調增值稅稅率,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上新加計抵減政策等,都成為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的亮點。業內預計,本次減稅總規模預計將超過1萬億,占到今年2萬億減稅降費“大盤子”的七成。
助力企業創業創新,制造業受益最明顯
今天落地的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到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到9%。制造業適用稅率下降3個百分點,成為減稅規模最大、受益最明顯的行業。
野馬汽車是四川的老牌車企,不久前經過重組迎來了再創業的新機遇。不過,新機遇也帶來新的資金缺口,用于產品研發、渠道構建、品牌再造的費用高達上億元。
公司財務運營部總監楊曉亮說,這次改革下調了制造業的增值稅稅率,這為公司解決資金難題送來一場“及時雨”。
初算下來,公司一年能省下5000多萬元稅款。省下來的稅款會圍繞打造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用于設備升級、新產品開發、渠道建設,還有一些廣告投入等。“錢袋子”厚實了,我們也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去重振川汽,讓野馬強壯起來。
減稅為企業創業加足馬力,還為企業創新增添動力。
長虹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胡嘉告訴記者,受益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公司節約下來的稅款總額十分可觀,這部分資金將主要用于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
在延續去年產銷態勢的情況下,今年未來9個月(4~12月),整個集團減稅金額加起來接近9000萬元。我們今年年初總部預算安排研發投入2個多億的資金,這9000萬相當于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資金來源,所以減稅對我們研發的直接貢獻來講,效果是比較明顯的。

多措并舉:直接減少繳稅、增加現金流
業內觀點指出,事實上,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主要從兩方面入手為企業切實減負,一方面是直接減少繳稅,措施包括下調稅率、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推出加計抵減等;另一方面是增加現金流,以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為代表。
在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看來,國內交通客票扣除是本次改革的最大亮點,因為這是一項針對所有行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
因為公務出差非常普遍,盡管交通客票上的名字是自然人而不是企業,但是納稅單位也可以抵扣。這就相當于把減稅降費的面擴大了一些。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孫瑞標說,針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的加計抵減是全新推出的優惠政策,也是本次改革的亮點之一。
加計抵減,簡單來說,就是允許特定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虛擬計算出一個抵減額,專用于抵減一般計稅方法下計算出來的應納稅額,從而達到降低納稅人稅負的目的。
普華永道中國間接稅服務主管合伙人李軍認為,本次改革的亮點還包括建立制度性的期末留抵退稅制度。
這是國家第一次推出對增量進項留抵稅額的退稅政策。這個政策可以使得企業減少資金占用,那么企業可以把這些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等更需要的地方,所以這一塊我覺得對于制造業是實質性的利好消息。

減稅總額超萬億,同時利好消費端
根據財政部早前公布的數據,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多措并舉,減稅總規模預計將超過1萬億。張連起預計,這樣的減稅規模在今年2萬億減稅降費的“大盤子”中要占到七成。
李軍指出,由于增值稅的鏈條傳導機制,本次增值稅減稅新政既讓制造業受益,也為終端消費者帶來利好。
一方面降低了制造業的生產成本、稅收負擔,可以使他們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新設備購置、技術升級、產品創新等;另一方面促使終端的零售價格出現一些下調,進而會刺激消費。總的來說本次深化增值稅改革對整個經濟發展會起到極大的助力作用。
受減稅新政影響,不少車企在近期紛紛宣布下調官方指導價;多家電商平臺則宣布進口商品降價;另外,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也迎來下調,從今天零點開始每噸分別降低225元和200元。

稅務部門:4月1日“開好票” 、5月1日“報好稅”
隨著深化增值稅改革拉開大幕,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下一階段的重點是服務好納稅人,全力確保4月1日起“開好票”、5月1日起“報好稅”。
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考慮到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加計抵減、增量留抵退稅均為新舉措,為確保這些全新的政策落地生根、切實生效,稅務部門正在按照“簡明易行好操作”的要求,實而又實,細而又細,蹄疾步穩,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責任編輯:孫劍嵩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