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人民日報:虛假落實現象仍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2019-04-01 07:20:0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陳垂培

              實干興業(人民論壇)

              人民日報 陳垂培

              干工作最忌做虛功、出虛招。但從前一段中央紀委公開曝光的案例看,“照搬照抄上級文件下發工作方案”“對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問題不擔當不作為、消極應付”“對工作不抓落實、只當‘二傳手’”等等,這類虛假落實現象仍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前兩年曾有一位基層干部反映,他所在的鄉鎮落實上級部署的一項硬指標就是出臺本級貫徹落實文件,“平均一個工作日出臺一項改革成果”。從一些地方、單位和部門的實際情況看,有的好作“虛文”,寧可在匯報稿上字斟句酌,也不愿意到實地調查研究;有的單位好張“虛勢”,大事小事都搞啟動儀式、開動員會、簽責任狀、開新聞發布會,表面上搞得轟轟烈烈,實際工作效果卻少有人過問;有的單位好求“虛效”,剛剛接到工作任務就琢磨怎么撰寫工作報告,剛剛進行工作部署就著手總結經驗。凡此“紙上落實”,皆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實質上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必須看到,“紙上落實”,不僅使好政策在紙上空轉,導致行政資源的極大浪費,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帶壞了風氣。如此下去,便會進入惡性循環,誰來抓落實,誰來真干事?

              從本質上看,“紙上落實”還是一種不擔當、不作為的表現,一事當前不是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解決問題、化解矛盾,而是寫個報告交差了事,其結果是“問題在紙面上都已解決,實際工作卻始終徘徊不前”,群眾詬病的“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就是這么來的。而從一些公開的違紀違法案件看,一些問題之所以久拖不決、久落不實,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其中關涉利益,甚至存在腐敗問題。

              宋人陸九淵云,“千虛不博一實。吾平生學問無他,只是一實。”為學如此,干事更應如是。一篇篇措辭優美的工作總結,一份份裝訂精致的匯報材料,不如踏踏實實為群眾辦一件件實事。焦裕祿、谷文昌真心為群眾辦事,以他們實實在在的業績在老百姓心中立下不朽的豐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上級部門來說,檢查工作也應轉變方式,“不受虛言,不聽浮術”,少整點材料,多些實地調查;對于下級單位來說,落實工作要轉變觀念,“不采華名,不興偽事”,不要閉門造車、紙上談兵,而要扎根基層、真抓實干。實踐表明,一正風肅紀動真格,問題解決就勢如破竹。前不久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規定,“單純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在實際工作中不見諸行動的”,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將視情節輕重給予不同程度的黨紀處分,這給務虛功者敲響了警鐘。

              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事業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成果,群眾要的是真真切切的獲得感。抓工作、出政績、干事業,關鍵都在“實”。除此而外,別無他途。

            責任編輯:賈兆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