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年月線三連陽,上證指數近10年首次!兩融余額逼近萬億元,北上資金祭出回馬槍, A股四月積極可為
三月滬綜指圍繞3000點震蕩整固,月線仍成功收出一根大陽線,全月累計上漲5.09%。這是2010年(含2010年)以來,滬綜指首次開年三個月連續收漲。

下周一是4月及二季度首個交易日。展望后市,有券商人士認為,目前市場類似2005年下半年,處于牛市孕育期,輪漲后波動會加大。當前諸多因素仍有利于A股行情進一步演繹,市場仍處于積極可為的階段。
融資仍有上升空間
今年一季度,市場賺錢效應明顯。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前三個月悉數錄得上漲,其中計算機、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電子等行業指數漲幅居前,均在40%以上。

數據來源:Wind
個股方面,有116只(不含今年上市新股)股票股價三月份創出歷史新高,其中不乏白馬藍籌股,如貴州茅臺、五糧液、海天味業、長江電力等(后復權)。

作為增量資金一大指標的融資余額創近9個月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高達9199.5億元,距離萬億元關口僅一步之遙。

數據來源:Wind
川財證券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表示,未來市場潛在增量資金主要來自于融資的增加、外資的流入以及公募與私募基金發行規模的回升。其中,融資余額仍有千億至萬億增量空間。從融資余額規模來看,考慮到市場情緒回暖,融資余額大概率能夠回到2018年市場調整之前的水平。從歷史上融資余額增長幅度來看,2013年創業板指大幅上漲以及2014-2015年牛市期間,融資余額增長幅度均超過300%,那么當前融資余額還有約12000億元的增長空間。
盤整后大漲意味著什么
三月份,大盤在3000點的拉鋸戰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投資者對牛市的信心,好在3月29日的大漲令原本踟躕不前的大盤有了繼續上沖的底氣。
那么,市場在盤整之后大漲意味著什么呢?
“我們認為,兩大因素帶來此次盤整后的大漲:其一,貴州茅臺、立訊精密等MSCI標的業績超出市場預期,業績憂慮暫消;其二,步入二季度,經濟增長壓力倒逼降準等貨幣政策推出,政策寬松預期再起。同時,3月29日的大漲也暗示了一個重要信號,外資流入是必然,流出是暫時的。”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認為,業績悲觀預期修正下的外資流入趨勢得到修復。
3月29日,一度大幅凈流出的北向資金殺了個回馬槍。數據顯示,北向資金29日全天凈流入110億元,創近四個月新高。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29日北向資金再度流入超百億元,依然占據A股重要話語權。借鑒臺韓經驗,市場在組合配置中權重上升期外資加速流入是大趨勢,預計4-5月A股將再度迎來流入高峰。對于二季度北上資金的趨勢,可概括為“加速流入,節奏波動”。一方面,由于6月份A股入摩納入因子將從5%提高至10%、且A股將首次正式納入富時指數,參考去年入摩經驗,預計4-5月外資流入將再度加速,形成今年全年的一個小高峰;另一方面,上周美債利率倒掛引發全球股市動蕩,外資受美股漲跌、VIX指數波動的影響極大,疊加土耳其股債匯動蕩預示新興市場脆弱性,預示著A股外資流入節奏將波動放大,對股市流動性形成擾動。
“三期”疊加 后市積極可為
4月通常是基本面更明朗的階段,有“春季躁動、4月決斷”之說。那么4月份的大盤能否在3000點之上再開辟新的賽道呢?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1日聯合發布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在連續3個月低于50%臨界點后重返擴張區間。
上市公司業績方面,據東方證券分析師薛俊、蔣晨龍統計,截至2019年3月30日,有63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今年一季報業績預告。從類型上來看,正向類型(預增、續盈、略增、扭虧)的占比為57.1%。
“4月A股將進入‘三期’疊加的關鍵窗口,包括:經濟和業績的最終驗證期,流動性預期的逐步寬松期;海外擾動因素的上行期。”中信證券分析師秦培景表示,海外擾動增多,基本面壓力釋放,市場流動性前低后高,外資流入5月再提速。預計4月A股走勢先弱后強,維持上證綜指2800-3200點的判斷。4月下旬左右,A股在區間底部料將迎來今年第二輪上漲的最佳買點。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認為,牛市有三個階段:孕育準備期、全面爆發期、泡沫瘋狂期。目前市場類似2005年下半年,處于牛市孕育期,輪漲后波動會加大。
國金證券策略李立峰團隊認為,展望4月份,當前諸多因素仍有利于A股行情的進一步向上的展開,市場處于積極可為的階段。行業配置上,考慮到4月(尤其是4月下旬)是A股上市公司季報業績披露的密集期,投資者將配置的重點放在精選績優子板塊上,市場將由普漲到分化,4月份消費與成長將成為配置兩條主線。
編輯:任曉 徐效鴻
責任編輯:王勇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