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法院破產審判引入專業金融服務
央廣網北京3月30日消息(記者孫瑩)今天,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與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簽訂《破產清算案件金融服務合作協議書》,這是北京的法院首次在破產審判領域引入專業金融服務。
數據顯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逐步深入,北京朝陽法院受理的破產清算類案件逐年增長。2018年共審查受理破產清算案件近200件,是2016年的3倍多,案件涉及的債權人數和債權規模不斷刷新紀錄,已知債權規模近5億元。
在破產審判中,管理人是破產程序的主要參與者,依法享有管理、處分破產企業財產的權利。這個職能的發揮,主要通過在銀行以破產管理人自己的名義開立賬號來實現。如此巨額的資金均由破產管理人負責管理,如何能夠確保管理人忠誠履職,切實遵循破產財產最大化的原則進行處分,直接關系到債權人利益的實現。因此,破產管理人在破產程序中的核心作用愈加凸顯,專業金融服務和第三方資金監管的需求也日益突出。
而目前在實踐中還普遍存在著管理人賬戶開立的各種障礙,例如不同銀行的開戶標準不統一、辦理周期差異較大、賬戶使用管理缺乏統一的規范,第三方監管的缺失也給管理人賬戶帶來腐敗和違規的隱患,造成不可控風險,不利于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北京朝陽法院副院長郭莉蓉介紹,為降低破產程序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風險成本,加強對管理人工作的金融服務和支持,加強資金監管,法院和銀行主要從三方面開展合作:破產清算案件專屬賬戶的開戶、管理和銷戶操作,通過統一標準流程、建立信息化平臺,確保更加便捷、智能和規范;破產清算案件金融服務合作,在資金分配、企業信用修復等方面,創新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支持;破產清算案件資金監管,通過對賬、預警等功能,保障破產財產安全,保護債權人知情權的行使,維護債權人、債務人等各方主體利益。今年以來,已有20多家管理人在工行北京分行辦理業務,并快速開立了管理人賬戶。
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邢立新律師在接受采訪時分析,此次合作有五個方面的作用。首先,提高了服務效率,從管理人的角度來說,不管是開戶還是在后續的賬戶管理方面,對接上都會簡便很多。其次,它能夠促使管理人接管企業之后,能夠快速的對賬戶進行及時的管控。第三,管理人在具體的履職當中,要進行相應的資產調查。這次合作,能在后續賬戶資產清查方面提供很多的便利。第四,在重整案件當中,銀行專門成立重整服務團隊。能夠給重整案件提供全面、專業的投融資服務。能夠促使企業破產重整案件成功率顯著提高。第五,使管理人與銀行能夠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后續的具體工作中,各種決策的做出都能提高一些效率,這樣促進整個破產案件的推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