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市場再現頂格要約 零售行業整合大進階

            2019-03-30 07:39:30     來源:上海證券報

              某大型券商的零售行業分析師認為,盡管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股價有一定幅度反彈,但放在一個較長的周期去考察,優質公司仍存在明顯的低估。以中百集團為例,在29日當天股價漲停之后,公司的總市值接近50億元,至2018年年底,公司的總資產為80億元,凈資產34億元,2018年全年銷售152億元,“零售企業的核心價值在渠道,公司的市銷率只有0.33,相當便宜。”

              ⊙記者 李興彩 覃秘 ○編輯 全澤源

              

              時隔3個月,A股市場再現頂格要約。原本的第二大股東以高溢價的方式進行大比例要約,正面搶奪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而收購標的都是商業公司,還都是湖北武漢的商業公司!

              3月29日,中百集團發布提示性公告,公司股東永輝超市擬通過要約收購的方式將其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從目前29.86%提高至最多不超過40%。此前,卓爾實控人閻志一次性要約收購了漢商集團9.5%的股份,在國資持股35%的情況下完成逆襲入主。

              產業資本頻頻出手的商業邏輯何在?

              “行業的新一輪整合大潮已經啟動!”有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的券商研究員分析,在經歷了五六年的深度調整后,零售行業的集中度已經有了一定的提升,龍頭企業間的競合成為新的主題。

              “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龍頭,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有野心的公司要完成全國范圍的布局,如何與這些原來的龍頭企業共處?是正面開戰還是尋求合作?什么層面的合作?入股還是控股?”該券商研究員認為,開放的零售行業將持續演繹精彩的資本故事。

              永輝晉級“整合者”

              盡管此前有所預期,但永輝超市的力度還是讓市場大吃一驚。

              “這就是一份戰書!我要來當老大,你們讓不讓?”作為看熱鬧的第三方,武漢一家零售行業的高管如此向記者講述他對永輝要約收購公告的理解。

              簡單梳理,自2013年進入股東榜以來,永輝超市介入中百集團已有6年的歷史。最新的增持公告發布于2017年7月7日,當時永輝超市及其旗下的重慶永輝、永輝物流合計持股達到25%。至2017年三季度結束,永輝超市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達到29.86%,此后的一年多時間未有增持動作。

              蹲守了多年的永輝超市為何選擇在此時行動?在永輝超市提出要約收購的前一天,中百集團發布了2018年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1億元,不過扣非后的凈利潤僅有2946萬元。

              “不知道張總(永輝超市掌門人張軒松)的想法,但既然發出了這份要約,顯然是希望由永輝來操盤!”一位接近永輝超市的零售業人士分析,永輝的資本運作有一條原則,那就是為公司的實業服務。

              2017年,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實地調研時,張軒松曾表示投資中百是希望利用永輝的資源將中百做得更好。由于當時永輝剛退出華聯不久,張軒松還曾表示:“我們不強求,對方如果不歡迎我們,那我們就不做,我們自己擴張也很快。”

              在永輝超市的增持過程中,中百集團的實控人武漢國資也一直在增持,目前持股比例達到34%,捍衛控股權的立場鮮明。“不強求”的永輝超市為何又發起了強攻?

              “我認為,永輝的定位已經變了,以前它可能是以賦能者的身份出現,幫助同行公司提升運營能力,通過股權上的合作以及業務上的合作,大家一起賺錢,現在永輝是作為行業的整合者,那就需要更多的控制。”

              就是看中價值低估

              “這個價格,作為產業投資來說,肯定劃算啊!”某大型券商的零售行業分析師表示,盡管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股價有一定幅度反彈,但放在一個較長的周期去考察,優質公司仍存在明顯的低估。

              以中百集團為例,在29日當天股價漲停之后,公司的總市值接近50億元,至2018年年底,公司的總資產為80億元,凈資產34億元,2018年全年銷售152億元,“零售企業的核心價值在渠道,公司的市銷率只有0.33,相當便宜。”

              卓爾系發起要約收購的漢商集團,同樣被券商認為存在價值低估,依據是漢商大量的商業物業并沒有體現在報表中。據披露,漢商集團在武漢核心商圈的自持商業物業面積有47萬平方米,即使以最低的2萬元每平方米估算,價值也達到94億元,而公司目前市值僅約30億元。

              “國內零售業上市公司普遍有兩大優勢,一是物業的價值存在低估,這在百貨類公司中普遍存在,另一個是現金流好,最近幾年股市持續調整,在電商等沖擊下零售行業經營也不景氣,目前的價格都相對便宜。”前述券商零售分析師介紹,二級市場的價格甚至比一級市場都要便宜。

              另一個背景是,零售行業的龍頭公司基本都已經上市,“做得不錯的又還沒有上市的資產相當少了,地市一級的百貨公司基本上都被整合了,超市的情況也差不多。”該研究員認為,盡管我國零售行業的集中度仍不高,但行業整合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

              第二階段的整合則將在區域龍頭之間產生,譬如永輝超市此次對中百集團發起要約,另如電商龍頭阿里通過收購或入股三江購物新華都、高鑫零售等來整合線下實體。“永輝的志向一直很遠大,除了對上下游公司的參股外,還曾入股過多家同行業公司,包括和騰訊一起入股家樂福,龍頭間的整合將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被收購者如中百集團是否甘于被整合?“雖然是很市場化的打法,我并不贊同這種強攻,還是希望能更多地考慮公司的利益和發展。一家公司的發展,主要股東間必須團結。現在政府提倡混改,提倡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希望中百和永輝也能找到一種恰當的方式。”湖北省國資委一位負責人向記者分析。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