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降準仍是貨幣政策工具首選 最快下月成行

            2019-03-29 04:21:42     來源:證券日報

              降準仍是貨幣政策工具首選 最快下月成行

              ■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2019年以來,央行通過全面降準、TMLF等貨幣政策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鴿派”,國內降息、降準的預期再次抬頭。對于未來貨幣政策走向,業內人士有何看法呢?

              昨日,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降準仍是貨幣政策工具首選,預計年內會有三次降準,分別在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各一次,最近一次或在4月份。

              “未來宏觀政策既要防止對沖不及時、力度不夠,也要防止力度過大、重走老路。”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建議,2019年降準4次,目前中國大型、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準率依然高達13.5%和11.5%,降準空間大。

              “總體來看,央行將繼續利用豐富的數量型工具進行日常流動性管理,在一些重要季節性時間節點將適當采用降準措施,預計全年會有3次左右降準或定向降準。”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2019年降準降息的方向,受經濟調控的需要和央行調控工具的選擇兩方面因素影響。”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初在一季度GDP增速披露后,這是一次降準的重要時間窗口。另外,三季度或再出臺一次定向降準以鞏固全年經濟增長成果,這種可能性較大。

              徐高認為,降準是很有必要的,隨著1月份-2月份社融增速加快,資金也加速流向實體經濟,這自然要在金融市場里補充基礎貨幣,而降準是一種成本較低的補充。它有利于為銀行減負,降低負債成本,進而為銀行補充利潤,使得銀行流動性更愿意惠及實體經濟。

              此外,針對2019年央行是否開展利率政策,徐高表示,預計今年不會降息,因為利率并不是實體經濟融資的一個緊約束,實體經濟也不會因為利率太高而不愿融資。

              徐高還表示,從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來看,隨著銀行間利率水平下降,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也隨之下降。因此,從利率水平來看,實際獲得融資的成本已經在下降,所以基準利率是不應該變動的。而且,如果利率下調,貸款利率肯定也隨之下調,這會對銀行利潤造成較大影響,進而抑制銀行的放貸能力,反倒不利于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問題。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