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官宣股民畫像:虧10%-50%最焦慮 賺10%-50%就變現

            2019-03-28 22:08: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官宣股民畫像:兩成打死不賣,三成快進快出,虧10%-50%最焦慮,賺10%-50%就變現!是你嗎?

              3月28日,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從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獲悉,該公司近日發布了首份《全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 

              該報告由投保基金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證資本市場運行統計監測中心、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共同開展的首次全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狀況調查結果集結而成,可謂最權威的股民畫像。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全國股票投資者數量達1.42億(按已開立A股賬戶的有效一碼通數據進行統計),其中自然人投資者占比99.77%。

              報告主要調查結果:

              更傾向通過互聯網渠道買賣股票,選擇去營業部現場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占比不足5%;

              多數以中長線投資為主,喜歡打新及喜歡ST和重組股票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占比不足20%;

              過半數受調查投資者對于投資板塊沒有固定傾向,主要投資于主板和中小板股票的投資者占比次之;

              超七成受調查投資者沒有使用杠桿資金炒股,使用杠桿資金的比例超過自有本金的投資者較少,占比不足2%;

              受調查投資者產生焦慮情緒的虧損比例集中在10%-30%(含)和30%-50%(含) 兩個區間;

              把股票變現的盈利區間集中在10%-50%,普遍通過換股和高拋低吸兩種方式處理虧損;

              超九成年度稅后收入在50萬以下;

              近七成屬于新手上路或具備基礎的投資知識;

              約五成注重長期收益、希望穩定增長;

              超八成投資者不愿承擔較大的風險;

              根據網上投資專家推介和接受投資顧問輔導的占比不足10%。

              報告指出,通過對投保基金調查固定樣本庫的萬名固定樣本投資者和16.2萬名互聯網隨機樣本投資者進行主觀問卷調查,發現自然人投資者的基本屬性與資產配置、投資心理、交易行為和心理預期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基本屬性:

              超九成年度稅后收入在50萬元以下

              報告首先對投資者的基本屬性進行分析。

              財務狀況方面,近八成受調查投資者收入主要來源于工資、勞務報酬,超九成的投資者年度稅后收入在50萬元以下,二成固定樣本和三成隨機樣本投資者背有房貸、消費貸等債務。

              證券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受調查投資者整體證券知識掌握程度一般,近七成屬于新手上路或具備基礎的投資知識,年齡越小的投資者知識程度越低。

              投資經驗方面,大多數受調查投資者具有股票及期貨、銀行理財產品方面的投資經驗,不足10%的受調查者投資過P2P、私募及信托產品。

              資產配置:

              多數受調查投資者對股票的投資金額最多

              金融資產配置方面,多數受調查投資者對股票的投資金額最多,其次是存款和銀行理財。

              投資回報用途及股票投資比重方面,受調查投資者主要將投資回報用于改善生活,超七成受調查投資者把股票投資金額控制在家庭收入的30%以內。

              投資心理:

              約五成投資者注重長期收益

              關于投資心理特點,報告做出如下總結。

              投資目標方面,約五成受調查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是注重長期收益、希望穩定增長,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占比在20%左右。

              期望收益與風險方面,受調查投資者表示,為了獲取收益可以承受一定的投資風險,但超八成投資者不愿承擔較大的風險。

              投資考慮因素方面,收益率和風險程度是受調查投資者投資金融產品的主要考慮因素,收益率的關注度高于風險程度。

              投資決策方式方面,受調查投資者表示主要依靠自己分析做出投資決策,根據網上投資專家推介和接受投資顧問輔導的較少,占比不足10%。

              影響投資盈虧的因素方面,受調查投資者認為國家和監管部門政策、自身證券知識不足是造成其股票投資盈虧的主要因素。

              交易行為:

              操作風格以中長線投資為主

              關于交易行為特點,報告顯示,從買賣股票的渠道來看,受調查投資者更傾向通過互聯網渠道買賣股票,券商手機客戶端是最普遍使用的渠道,選擇去營業部現場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占比不足5%。

              從操作風格方面來看,多數受調查投資者操作風格以中長線投資為主,波段操作、中線為主的投資者占比次之。另有近三成投資者是快進快出,短線為主。

              值得關注的是,喜歡打新及喜歡ST和重組股票的投資者相對較少,占比不足20%;隨著年齡的增長,投資者的操作風格愈加傾向于長線投資。

              板塊傾向:

              過半數受調查投資者沒有固定傾向

              板塊傾向方面,過半數受調查投資者對于投資板塊沒有固定傾向,主要投資于主板和中小板股票的投資者占比次之,主要投資于創業板股票的受調查投資者占比不足一成。

              杠桿資金使用情況方面,超七成受調查投資者沒有使用杠桿資金炒股,使用杠桿資金的比例超過自有本金的投資者較少,占比不足2%,約兩成投資者使用杠桿資金的比例未超過自有本金。

              產生焦慮情緒的虧損比例方面,受調查投資者產生焦慮情緒的虧損比例集中在10%-30%(含)和30%-50%(含)兩個區間。

              處理虧損:

              換股和高拋低吸成為主要方式

              對待盈利及虧損的態度方面,報告稱,受調查投資者把股票變現的盈利區間集中在10%-50%,投資者普遍通過換股和高拋低吸兩種方式處理虧損。其中,有約兩成投資者屬于一直持有的“做死多頭”。

              上市公司分紅制度為投資者關注

              報告還著重談及對投資者教育及保護的預期,其中投教形式偏好方面,現場講授、交流、座談和報刊、網絡、電視等媒介是受調查投資者比較偏好的教育形式,30歲以下的投資者比其他年齡段的投資者更傾向于參觀訪問投資者教育基地。

              對投資者保護舉措的關注情況方面,明確市場規則并強化信披、增加上市公司分紅制度是受調查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兩個方面。

              報告指出,在對IPO支持實體經濟的建議方面,過半數受調查投資者建議從加強對新股發行的審核及完善并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兩方面加強IPO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對整治不實言論的建議,受調查投資者建議多措并舉,嚴厲整治、打擊發布不實消息及言論的行為。

              關于對強化停復牌監管的看法,約半數受調查投資者對2018年停復牌制度的修訂表示滿意,近七成投資者建議進一步完善制度規則,禁止上市公司隨意停牌、頻繁停牌。

              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關注情況,超七成受調查投資者希望證券監管部門嚴厲處置內幕交易、市場操縱和虛假信息披露行為。

              此外,對《適當性管理辦法》實施的建議方面,進一步完善實施細則、統一標準是受調查投資者對適當性管理實施的首要建議。

              自然人投資者知識水平、風險意識待提升

              報告指出,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和投資者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自然人投資者在股票投資上呈現去杠桿化、去板塊化和去“炒新炒差”等可喜變化。但是,自然人投資者的知識水平、風險意識等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監管部門、自律組織及證券公司等市場機構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投資者保護及教育工作。

            責任編輯:史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