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來圈錢的!7家科創板受理企業高管明確參與戰略配售。
科創板賽道開啟之后,共有17家公司獲得“入場券”。圍繞發行人科創屬性、業績成色、資產質量等話題,各種聲音此起彼伏。
發行人對自己公司未來有沒有信心?從一項制度設計或可窺見一斑——戰略配售。
作為一項創新設計,戰略配售制度是科創板的一大特色。不過,相較于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的跟投,發行人高管與核心人員參與戰略配售的提法是“可以”,意即由公司自主決定。
經上證報記者梳理,17家受理企業中,有7家明確公司高管及員工將參與戰略配售,表明對自家公司有十足的信心。
七公司響應戰略配售
戰略配售制度是科創板制度設計的一大亮點。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發行人的高級管理人員與核心員工可以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參與本次發行戰略配售。前述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獲配的股票數量不得超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0%,且應當承諾獲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個月。

科創板公司的發行價格由詢價確定,完全市場化。公司高管及員工參與配售,意味著以市場價購買自家公司股份,且鎖定至少一年,以真金白銀展示信心。
那么,有多少公司會選擇參與戰略配售呢?
據記者梳理,17家受理企業中,共有7家公司明確有高管及員工參與戰略配售。其中,第一批9家企業中有2家,分別是江蘇北人和睿創微納;第二批8家企業中,特寶生物、虹軟科技、微芯生物等5家企業均有參與。
比如,睿創微納有部分高管及員工參與戰略配售,且披露了具體人員及認購數量。其中包括公司董秘、副總經理趙芳彥等8人,合計認購比例為發行數量的5%。

微芯生物也披露了參與戰略配售的詳情,公司高管擬設立資管計劃參與認購,數量不超過發行數量的10%,其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XIANPING LU,認購比例達57%,另有6名公司副總經理也解囊認購。

特寶生物稱,發行人的高管、核心員工擬成立專項資管計劃參與戰略配售。專項資管計劃擬配售不超過400萬股的股份,獲配的股票數量不超過此次發行股票總數的8.60%。
國盾量子表示,發行人高管、員工擬按上交所相關規定參與配售,參與配售的比例不超過本次發行股數的10%。
虹軟科技、世紀空間等公司表示,發行人高管、員工擬參與戰略配售,后續將履行相關程序,并依法進行詳細披露。
戰略配售另有深意
企業高管愿意掏出真金白銀參與配售,足以顯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從財務數據看,這些公司均顯露出高成長性的特征。
比如,專業從事生物醫藥研發及產業化的特寶生物,近年發展態勢良好。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3億元、4.48億元,歸母凈利潤516.86萬元、1600.29萬元。
虹軟科技專注于視覺人工智能的研究與開發。2016—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61億元、3.46億元和4.5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79萬元、7436萬元、1.75億元。
不過,除了傳遞信心之外,部分公司高管通過配售“加倉”另有深意。
比如,作為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微芯生物歷年研發投入巨大,經過了多次融資。
截至目前,微芯生物的股東共有28名,投資機構眾多。
其中,XIANPING LU直接持有公司6.1625%的股份,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海德睿達、海德睿遠和海德鑫成分別持有3.4816%、3.4816%和2.6157%的股份;同時通過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的初創團隊持股平臺海粵門、員工持股平臺海德睿博和海德康成分別持有微芯生物6.37%、5.5%和4.24%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31.86%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坦言,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存在控制權風險。可見,公司高管團隊參與配售,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維系控制權的穩定性。
“許多科創企業發展過程中會有多輪融資,創始團隊的持股比例被逐漸稀釋,持股比例不大,控制權成為一個風險因素。此類企業參與配售的動力更足。”市場人士表示,“不過,企業高管是否參與配售,與公司股權激勵狀況、個人意愿等諸多因素相關,不是評判公司優劣的標準。”
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