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銀香港、渣打、眾安在線獲得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

            2019-03-28 07:05:16     來源:上海證券報

              香港金融市場翹首以盼的虛擬銀行牌照終于開始“發牌”。

              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昨日召開發布會宣布,中銀香港、渣打(香港)、眾安在線分別牽頭組成的合資公司獲發首批虛擬銀行牌照,并即日生效。預計虛擬銀行服務可于6至9個月內正式推出。

              此前一度被視作獲牌“大熱門”的金融科技公司,如騰訊、螞蟻金服、平安一賬通等,均未出現在首批名單中。不過,金管局表示,接下來將積極處理其余5份申請。

              所謂虛擬銀行,即主要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它是推動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7項重要措施之一。

              截至去年8月31日,金管局共收到33份虛擬銀行牌照申請,包括小米、京東、騰訊、螞蟻金服、WeLab等一大批金融科技公司對此趨之若鶩。最終共有8家機構進入下一輪甄選。

              中銀香港等“組團”三大合資公司,正是摩拳擦掌意圖搶先占領“智慧銀行”的橋頭堡。具體來看,這三家合資公司分別是:由中銀香港、京東數科及怡和集團合資成立的Livi VB Limited;由渣打(香港)、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及攜程金融合資成立的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以及由眾安在線與百仕達集團合資成立的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

              金管局表示,之所以上述三家合資公司能夠脫穎而出,是出于對申請人在財務、科技、相關資源以及業務計劃和能力是否可行等因素的考慮。從獲批的合資公司的構成不難發現,均為金融與非金融、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產業、香港與內地機構等搭配組合。由此可見,金管局十分重視銀行經驗,并且充分考慮了申請人的屬性和特征,希望藉此幫助虛擬銀行更快的熟悉并適應香港市場。

              金管局強調,今后虛擬銀行牌照發放數量不設上限,具體節奏取決于市場反應。

              相較于內地金融科技領域的迅猛發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似乎有些落寞。自2000年金管局首次發布《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到首批虛擬銀行正式落地,這一路走了近二十年。

              有鑒于此,香港金融科技領域的施展空間極為廣闊,引入虛擬銀行也被視為激活香港金融體系的一條“鲇魚”,嶄新的業務模式可以進一步為香港銀行業的競爭帶來活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給內地科技公司帶來了向國際市場發力的想象空間。在香港完善的監管和充分市場化的環境下,申請虛擬銀行的內地科技公司更多希望能在國際金融科技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平安證券研究報告顯示,虛擬銀行不設實體分行,將有機會進一步壓低固定運營成本,收取比傳統銀行低的服務費。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引入虛擬銀行是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關鍵舉措,也是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的一個里程碑。相信虛擬銀行除了能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和創新,更可以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和促進普及金融。

            責任編輯:賈振飛 2031864307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