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金融對外開放再邁步: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獲批籌建

            2019-03-28 07:00:03     來源:上海證券報

              金融對外開放再邁大步 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獲批籌建 首家合資保險集團浮出水面

              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邁出新步伐。繼去年批準7家外資銀行和保險法人機構設立申請后,銀保監會近期又批準3項市場準入和經營地域拓展申請,打破了現有保險市場格局。

              上述3項內容包括,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獲批籌建、華泰保險集團獲美國安達集團增持后“變身”為首家合資保險集團、香港友邦保險公司打破經營區域限制,獲準參與跨京津冀區域保險經營試點。

              上證報記者了解到,上述外資養老險公司由合資壽險公司恒安標準人壽獨資設立,該公司的獲批籌建不僅意味著保險業迎來首家外資養老險公司,還意味著境內專業養老保險機構的數量增加至9家。

              此前,我國專業養老險公司有8家,分別是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平安養老、泰康養老、長江養老、安邦養老、新華養老、人保養老,均為中資保險公司發起設立。

              而美國安達集團增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后,安達集團對華泰保險集團的持股比例超過26%。由此,華泰保險集團性質由中資變為合資。華泰保險集團也成為境內12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中,由中資變為合資性質的第一家。

              此外,作為改革開放后最早一批獲發個人人身保險業務營業執照的非本土保險機構,香港友邦保險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友邦保險于1992年以獨資身份進駐上海,并在中國加入WTO之前的幾年內,陸續獲得五個地區(上海、廣東、深圳、北京、江蘇)的分支機構牌照,全國新單保費收入的約三分之一來自這五個地區。但正是這特殊的獨資身份,使得友邦在中國加入WTO后,因政策限制而無法開展新的分支機構布局。

              不過,今年2月中旬,友邦北京分公司獲得中國銀保監會天津監管局及河北監管局批復,開始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籌建營銷服務部。此次突破,也是基于現行關于促進京津冀保險業協同發展的相關監管政策和試點安排。

              當然,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未來更值得期待。中國銀保監會在2018年4月曾強調,將加快落實銀行及保險業對外開放舉措。其中,保險業加速對外開放舉措中的關鍵一條就是:將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被放寬至51%,三年后不再設限。

              2019年以來,銀保監會還批準了新加坡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籌建中山分行、臺灣永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籌建上海分行、中法合資中航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籌建山東分公司、中美合資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籌建重慶分公司等8項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籌建省級分支機構申請。此外,還批準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增加注冊資本或營運資金共計108.72億元。

              銀保監會表示,將持續推進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使更多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務。

            責任編輯:賈振飛 2031864307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