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博鰲熱議WTO:多哈回合并未過時 改革面臨多項挑戰
中新社博鰲3月27日電 (夏賓)WTO走向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議題,在此間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也是中外嘉賓關注的焦點。
多哈回合仍未過時
多哈回合是2011年WTO成員間啟動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但至今推進緩慢、步履維艱。
菲律賓眾議長、前總統阿羅約說,當前世界進入了全球化第三個階段,但多哈回合并沒有取得真正進展,其承諾沒有兌現。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20國集團領導人曾強力推動多哈回合,希望盡早達成協議,但多年過去,多哈回合進展仍不如人意,說明這個機制的效率不夠高,需要改革。
“我們不能斷言多哈回合已經結束了或者說過時了。”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切諾伊稱,多哈回合中一個很大的爭議是農業問題。過去,發達國家給本國農業很多的支持,而現在,發展中國家需要在農業問題上維護自己的利益。
“所以,我們要繼續推動多哈回合,使世貿組織繼續發揮作用。否則,共同發展就無從談起。”切諾伊說。
改革面臨多項挑戰
如何重振多邊主義信心?中國商務部去年表示,WTO組織面臨的生存危機之一就是極個別WTO成員采用單邊措施,無視世貿組織多邊規則,這種單邊措施也置世貿組織于危機當中。
美國前商務部長古鐵雷斯直言,WTO改革最關鍵的就是要改變華盛頓的政治氛圍,重拾對多邊主義的信心。
周小川認為,WTO改革的前提條件,是各成員國要有誠意。如果大多數國家都支持多邊主義,世貿組織改革就有望達成一致并取得進展。
如何解決上訴機構危機?“對WTO來說,上訴機構危機是生死攸關的一次考驗。”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創始成員、前主席詹姆斯·巴克斯認為上訴機構危機必須現在就要解決。
他進一步稱,今年年底,上訴機構的法官很可能只剩下1位。法官人數不足3人,會影響到正常機制的運作和成員國上訴的權利,而這個權利,是WTO規則賦予成員國的。
中國商務部此前亦表示,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被視為是“皇冠上的明珠”,爭端解決機制的上訴機構成員問題如照上述情況發展,該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就會面臨著癱瘓的威脅。
詹姆斯·巴克斯建議,為改進和加強WTO的爭端解決功能,應該考慮將上訴機構的法官從7名增加到10名;上訴機構的內部機制應更加順暢。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蒂格利茨近期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大講堂上所言,WTO改革有些是老問題,也有新問題,都需要解決。一個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非常重要,不能讓多邊貿易體系受到破壞。應進一步加強貿易和服務流動,在關稅領域繼續有所作為,這對于全球經濟一體化來說是很重要的。(完)
(本文來自于中國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