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3月26日電 (楊顏慈)26日,在鹽城響水“3.21”爆炸事故發生的第五天,環境“大救援”仍在緊張進行。據相關部門最新通報,國家生態環境部工作組組織制訂受污染水體應急處置方案,提出了“不讓一滴園區內的廢水直排外環境”的總要求。
通報稱,工作組增調環境監測、水、固廢、土壤等領域20余位專家及污水處置設備進行支援。
專家根據監測結果,將現場廢水按污染程度分為爆炸大坑廢水、微污染河水、重污染河水和高污染廠區廢水四類,分別制訂應急處置方案,同時進一步摸清廠區內能夠暫存污水的應急池等設施情況。
根據生態環境部工作組要求,建立了每小時巡查一次、建一個帳篷、安裝一個視頻監控裝置、放一臺挖掘機、每4小時開展一次監測的“五個一”的護壩工作機制。
此外,應急人員繼續24小時巡查園區受污染水攔截壩,每個點專人駐點盯防,并完成了攔截壩的加寬加高加固施工,防止河水大潮可能產生的影響。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表示,將積極配合“3.21”響水天嘉宜公司爆炸事故現場指揮部做好新聞發布工作,通過江蘇生態環境“兩微一端”及時發布環境應急響應情況進展。
責任編輯:李昂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