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龐無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19年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十大工作任務,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精準的指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韓永文在國經中心近日舉行的一場論壇上透露,2748名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式,針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幾乎是全票通過,體現了民意,符合民心。這意味著黨中央、國務院集體討論確定的今年中國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和具體措施得到了大眾百姓的肯定和擁護。
韓永文表示,另一個細節也可以看出這是一份高質量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經過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集中審議討論之后,有83處做了修改,但這些修改沒有一項是大的政策和工作,幾乎所有修改都是針對一些具體文字和表述方式的。
從內容上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與過去有何不同?
韓永文認為,一方面,今年中國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更加復雜嚴峻,矛盾問題繁雜,經濟改革任務相當重。另一方面,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要充分展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成就。為了實現宏觀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宏觀政策取向與以往也有所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與財政和貨幣政策并列。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的財政、貨幣政策均留出了彈性空間。報告提出,今年中國財政赤字率擬按2.8%安排,比去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韓永文認為,從目前的數據分析,政策上還留了一定空間。執行過程中,如果經濟遇到困難,實際上還有調整的彈性。
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其中也留出了一些彈性,中央的政策工具和具體實施還是留有空間的。今年宏觀政策適度合理調控應該是游刃有余的。
大規模地減稅降費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大亮點,全年預計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如此大規模的減稅如何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及,長期沉淀的資金一律收回。對此,韓永文表示,從1998年應對金融危機以后就產生一個現象:中央的一些政策出臺后,資金下撥到地方或者其它行業落不了地,長期滯留在中間環節。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這個問題,其實也表明了一種大政策取向。收回長期沉淀資金帶有懲罰性,“過去是促使你怎么來使用,現在是要收回來用到該用的地方”。(完)
(本文來自于中國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