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首批受理公司五大答疑:哪些人和股票或受益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程春雨 謝藝觀)科創板加速落地進行時。3月18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正式開始接收發行人的申請。僅5天時間,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的首批9家公司名單22日出爐。
哪些企業上市申請獲得受理?有何特點?這是否意味著就可直接上市?誰將審核決定它們能否上市?若成功上市,哪些股票和人受益?諸多頗受關注問題,中新網記者進行梳理解讀。
哪些公司獲首批受理?
截至3月22日17時,審核系統共收到13家公司提交的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上交所表示,目前,科創板企業申請和受理剛剛開始。相關發行人和保薦人正認真按照相關規定制作申請文件,陸續提交申請。
3月22日,晶晨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艦芯片制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申請文件獲受理。
其余的4家,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21日21時后及3月22日提交申請的企業,則齊備性檢查仍在進行中。

首批受理企業有哪些特點?
從所屬產業、行業來看,首批受理的9家企業均為重點推薦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3家,高端裝備和生物醫藥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各1家。
從選擇的上市標準來看,6家選擇“市值+凈利潤/收入”的第一套上市標準,3家選擇“市值+收入”的第四套上市標準,其中有1家為未盈利企業,9家企業預計市值平均為72.76億元,扣除預計市值最大的1家(180億元)后預計市值平均為59.35億元。
從財務指標來看,剔除1家虧損企業(最近一年總資產為241.94億元,營業收入為36.94億元,凈利潤為-26.02億元),其他8家企業最近一年年末平均總資產為15.32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平均營業收入為10.34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平均扣非后凈利潤為1.64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各家企業平均營收增速為61.43%,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范圍為5-20%。
上交所表示,總的來看,上述企業所處行業、公司規模、經營狀況、發展階段不盡相同,總體上具備一定的科創屬性,體現了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的包容性。

受理是否意味著可順利上市?
3月7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公開表示,科創板正式有企業上市的具體時間還說不準,目前推進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是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推動落地。
科創板審核包括上交所的審核+證監會的注冊兩個環節,上交所審核不超過6個月,證監會注冊不超20個工作日。
根據科創板的注冊審核程序,在預溝通之后,保薦人提交上市申請文件,申請文件形式不齊備的需在30個工作日內補正,經交易所核對后做出是否受理,受理后再進入到首輪問詢以及繼續問詢(多輪),隨后進入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簡稱“上市委”)審議流程。
上市委同意發行人發行上市后,由證監會于20個工作日內做出注冊決定,1年內可于科創板發行上市。
但是,如果審核過程中,發行人及其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出現有關規定的中止情形以及應當終止審核情形的,將會中止、終止審核。即,受理申請不意味是可上市。
具體來看,自交易所受理到上市委審議,期間將在3個月內形成審核意見。

企業能否上市誰說了算?
3月21日,上交所公布首屆上市委、科創板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簡稱“咨詢委”)委員各48名候選人名單。
上市委主要參與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工作,側重于對上交所審核機構出具的審核報告和發行人的申請文件提出審議意見。咨詢委作為專家咨詢機構,側重于為科創板建設以及發行上市審核提供專業咨詢和政策建議。
從職能看,兩個委員會中,更受市場關注的是負責上市審核的上市委。上市委委員主要來自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高校、市場機構以及證監會系統相關機構,以兼職為主。
此次公布的上市委候選名單中,來自派出機構有4人、行業協會3人、高校4人、保險資管機構3人、公募基金5人、上市公司4人、律師事務所11人、會計師事務所11人以及上交所3人。

若成功上市,哪些股票和人受益?
券商(保薦機構)受益于科創板的事件驅動效應已成為投資機構的共識,這也是2019年以來券商股大漲一大動力。截至3月22日收盤,券商板塊年內累計漲幅59%。
梳理顯示,科創板首批受理公司的保薦機構分別有國泰君安、東吳證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長江證券、招商證券。
在分析人士看來,受益的還有直接或間接持有能最終科創板上市企業股權的個人、創投公司等股東。
例如,企查查數據顯示,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直接或間接股東中包括創維數字、TCL集團、新湖中寶、泰達股份;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則有中國核建、安徽水利、康緣藥業。
此外,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有新宙邦、康力電梯、大港股份;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有聯明股份、森馬服飾、軟控股份;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有TCL集團、寧德時代;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兆馳股份、長江傳媒、卓翼科技、海通證券、森霸傳感。

在受益人方面,企查查數據顯示,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陳煥春,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的吉朋松,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朱振友 ,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馬宏,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Tao Zheng ,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Amlogic(Hong Kong)Limited,和艦芯片制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的英屬維京群島橡木聯合公司等為最終受益人。
值得注意的是,王思聰間接持股科創板首批受理企業安翰科技。天眼查數據顯示,寧波朗盛二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安翰科技股東之一,而王思聰的普思資本為寧波朗盛股東。(完)
責任編輯:張國帥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