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業內激辯貨幣政策動向 降息與否觀點不一

            2019-03-22 08:04: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19年以來,央行通過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全面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隨著全球流動性拐點正式確立,市場上傳出“降息”“降準”的預期,對于貨幣政策走向,業內人士有何看法呢?

              貨幣政策更靈活

              美聯儲加息暫停、退出縮表,全球流動性拐點正式確立。同時,美元走強動力出現弱化,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匯率壓力趨弱。眾所周知,2018年在美元流動性緊縮情況下,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匯率發生了大幅貶值。美聯儲停止加息和結束縮表,對于全球金融環境的改善將提供正面支撐,因此,新興市場海外資本流入有所增加。

              隨著美國貨幣政策對中國貨幣政策的約束大大降低,我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可以更加靈活。因此有部分人士認為,未來央行或降低基準利率。

              “我們認為概率不大。一方面監管層多次公開表示中國貨幣政策能維持‘合理充裕’而非‘大水漫灌’,另一方面商業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之上,降低基準利率的必要性也不大。”星石投資認為,未來貨幣政策更加注重疏通傳導渠道,央行將繼續使用定向降息、降準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打開收益率下行的空間。

              不過,恒大研究院任澤平等建議,在當前經濟金融環境以及掣肘貨幣政策的外部壓力邊際減弱的條件下,貨幣政策應更加聚焦國內。

              “其一,建議2019年還應不少于3次降準,目前中國大型、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準率仍高達13.5%和11.5%,降準空間大;其二,利率市場化下,建議更多地通過貨幣市場利率引導廣譜利率下降;其三,從‘寬貨幣’到‘寬信用’,建議金融監管政策從‘一刀切’到結構性寬信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債、地方基建、剛需和改善型購房需求、激活股票市場等。”任澤平等表示。

              降息與否觀點不一

              同時,市場也出現了央行有望“降息”的預期。

              例如,國盛證券表示,中國貨幣已然寬松,年內再降準和降息可期。美聯儲顯“鴿”為我國貨幣政策寬松進一步釋放空間。今年貨幣政策將更注重相機抉擇和逆周期調節,后續降政策利率可期,但降基準利率難,大概率再降準2-3次(預計最快在4月)。預計2019年M2同比中樞8.5%左右,難破9%,信用底向經濟底傳導可期,我國GDP有望在三季度企穩走平。

              任澤平也表示,伴隨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中美利差重新走擴,人民幣貶值壓力階段性緩解,疊加國際貿易局勢有望緩和,貨幣政策更加聚焦國內,降息可能性提高。

              不過,也有持相反意見者。東北證券沈新鳳認為,雖然美聯儲停止加息,但中國央行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一,國內通脹水平將開啟上行模式;其二,國內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尚未達到利率區間低點,降低基準利率尚無必要。

            責任編輯:唐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