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分析人士:增量轉為存量博弈 可以關注基本面了

            2019-03-20 22:38: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存量市場博弈,可以關注基本面了

              原創 牛仲逸

              20日,上證指數微跌0.01%,報收3090.64點,創業板指數下跌1.23%。盤面延續“藍籌輪動、科技調整”態勢。分析人士指出,增量轉為存量博弈,隨著年報、一季報密集披露,基本面因素將再度成為資金關注的重點。

            藍籌板塊輪動 藍籌板塊輪動

              上周四、周五,題材龍頭股的大幅調整,使得資金向盈利性穩定、防御性強的板塊靠攏。本周以來,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消費板塊都有不錯收益,其中,周一貴州茅臺刷新歷史新高,總市值一度突破萬億元規模,金種子酒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

              在消息面刺激下,20日,基建產業鏈集體爆發。總體看,本周以來,市場的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藍籌板塊,但輪動特征仍然明顯。

              “與3月上旬相比,大盤成交量萎縮明顯,表明當前增量資金有限,由于沒有主線板塊的支撐,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行情漲跌主要以存量博弈為主。”一市場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結構性輪動是存量市場的主要特征。

              興業證券策略研究指出,經過兩個多月的上漲,各主要板塊估值水平較去年底有所修復,其中創業板PE從29倍升至42倍,滬深300的PE從10倍修復至12倍,仍在歷史估值左側分位25%左右。下一階段市場將逐步從風險偏好提升帶動估值修復,轉向上市公司業績等方面。

              但也有觀點認為,雖然近期市場機會主要集中在藍籌板塊,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風格的徹底轉變,畢竟科技板塊年初以來持續上漲,短期有調整需求。“跳出A股的范圍,從美國和全球的股市來看,也同樣發現是科技股在領漲市場。這或許意味從產業邏輯看,5G、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物聯網等前沿科技產業在不斷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分析稱。

              短期震蕩為主

              本輪行情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宏觀預期修復疊加外部環境轉好引發藍籌風險偏好回歸,1月上證50領漲;第二階段為2月中小創年報業績預告披露后的“利空出盡”式上漲;第三階段為3月至今,市場交易氛圍濃厚,主題投資應接不暇。

              上述市場人士表示,短線亢奮過后,市場成交量萎縮明顯,反彈從增量轉為存量。

              那么,在存量市場需要注意什么?中銀國際策略分析師徐沛東表示,一方面,前期的政策利好較為密集,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另一方面,在監管層嚴控配資入市的背景下,高風險偏好資金流入速率大概率放慢,階段行情的β屬性弱化,存量資金將更加關注個股的α屬性,更加關注個股的業績基本面。

              對于下一階段的A股走勢,震蕩調整成為市場共識,背后邏輯來自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改善的邏輯暫未證偽,同時從整體估值水平上看,雖然已經經歷了一波大幅上漲,但市場總體估值依然處在較低位置,沒有出現顯著高估,全市場個股市盈率30倍以下標的占比依然很大。

              另一方面,指數上方面臨多重歷史套牢盤,想要有效突破需要經歷更加充分的換手和更長時間力量的積蓄。“短期看大盤將整體表現為偏于橫盤震蕩的走勢,并伴有階段性較大回調。”山西證券策略分析師麻文宇表示。

              新時代證券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表示,慢牛的輿論基礎應該是震蕩市。只有投資者的一致預期是震蕩市,投資者才能更多從長期的配置價值、公司的內在價值考慮倉位和結構的配置。一旦投資者形成了牛市的預期,不管是慢牛還是快牛,都可能會加大市場波動。因為牛市就意味著要快速增加倉位,這就有可能讓估值在短期內快速透支,導致直接形成快牛或者提前夭折。

              后市將回歸基本面

              相對于前一段成交量屢破萬億元規模,當前指數確實處于縮量狀態。但與2016年-2018年相比,市場仍處于放量狀態。這意味著,即使在市場震蕩階段,交易機會仍然較多。那么,當前有哪些品種值得關注?

              麻文宇表示,短期控制倉位的基礎之上,跟隨市場行情對行業配置逐步調整,一方面,對前期推薦、漲幅豐厚的流動性敏感、高貝塔行業(非銀金融、中小盤科技股)可逢高降倉,鎖定利潤,等待調整之后更好的介入機會;另一方面,逐步加入估值低位、業績穩定、有后續補漲動力的消費類藍籌、機械、商貿、醫藥等行業。

              太平洋證券策略分析師周雨表示,在大盤大概率進入震蕩整理的下一階段,“重個股、輕指數”將成為最佳策略,建議配置年報相比去年三季報加速的超市場預期行業如電力、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通信、建筑等行業。

              中信證券表示,市場分化將繼續,而基本面是最重要的價值支撐點。自上而下的關注基建、新能源汽車、醫藥三條產業鏈。基建托底投資,是近期宏觀上重要的結構看點,而近期PPP落地率持續攀升,基建板塊整體進入資金面、政策面改善的細化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基本面短期趨勢穩健向好,長期空間大,對補貼退坡的預期已有較充分反應,建議繼續關注動力電池領域,以及各環節的龍頭公司。醫藥板塊的核心邏輯則是業績穩健防御性強+短期科創板催化醫藥板塊的科技屬性。

              華鑫證券策略分析師嚴凱文表示,從長遠看,白馬藍籌相比題材股具有更為穩健的經營業績,雖然在牛市初期階段,由于場內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快速提升,更偏愛前期大幅度超跌的題材概念品種,主要因為其彈性大。但經過初期階段的瘋狂之后,投資者更趨于理性,對企業本身的預期利潤增速、分紅率、估值的關注將有所提升,而這些均是多數題材概念企業所不具備的。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王涵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