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美媒:中國汽車制造標準已具競爭力 正在審美上下功夫

            2019-03-20 07:25:2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王 慧

              產品美感也是競爭力(經濟透視)

              人民日報 王 慧

              隨著國內市場日趨成熟,不少中國汽車制造商開始聘請國際知名設計師,著力打造“顏值”更高、更有設計感的汽車。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期報道稱,中國汽車在制造標準方面已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如今正在汽車審美上下功夫。

              世界正掀起一股商業美學熱潮,即把生活美感和產業發展相結合。外觀設計成為產品經濟價值的重要來源,重要性日益凸顯。

              經濟發展和物質生活極大改善是商業美學受到關注的重要基礎。傳統商業更偏重于商品的用途,而如今,很多消費者已不再滿足于單一物品的功能性消費。他們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開始從“有用”變為“好用又好看”,愿意為生活品質埋單。有研究發現,產品的視覺美學吸引力與消費者的價格敏感性之間存在很強的負相關性。也就是說,當一個產品的設計令人印象深刻、功能強大時,消費者對產品的價格就不那么在意了。

              科技進步和競爭加劇是企業追求產品“顏值”的客觀條件。當下,諸如智能手機、汽車、家電等成熟的制造業產品,性能差異縮小,“顏值”就成為一種區分度。主營家電的英國品牌戴森,其產品售價往往是同類產品的數倍以上,但仍備受追捧。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是一位設計師,十分重視設計元素。據稱,戴森公司在靈感確定后會先培訓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教他們如何做設計。工程師兼任設計師,可以將外觀設計和功能合而為一,把普通的產品做出精致感。在競爭飽和的家電市場,戴森逆勢上揚,2018年利潤達到11億英鎊(1英鎊約合8.8元人民幣),營業額增長28%,詹姆斯·戴森也成為英國首富。

              當然,產品的內在品質依舊是其主要價值所在。但對外觀的孜孜追求,其實也是對質量和品質不斷精益求精的延伸。以蘋果手機為例,最初其外觀設計是將玻璃屏幕嵌入鋁合金外殼。經過9個月的連續工作后,喬布斯和團隊最終認為這個設計太注重性能,不夠美觀,決定重新設計。

              審美具有主觀因素,大眾的審美也在不斷變化。在引導大眾消費需求和審美方面,行業領導者和標準制定者占有優勢。全球制造業不斷涌現的并購潮,就是企業在包括外觀設計在內的全產業鏈上不斷完善自身的一種表現。對產品的精益求精、對品牌的不懈追求,不能放松任何一個環節,產品外觀也不例外。

            責任編輯:陳永樂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