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商飛靈雀H驗證機成功試飛 新能源探索獲實質進展

            2019-03-19 20:15: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商飛“靈雀H”驗證機成功試飛 新能源探索獲實質進展

              “靈雀H”驗證機展翅飛翔。 中國商飛/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來自承擔中國大型客機研制重任并統籌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發展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飛)的最新消息說,其新能源驗證機“靈雀H”近日在鄭州上街機場試飛成功,試飛期間飛機飛行平穩,全系統狀態良好,符合仿真預期,作為動力源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得到充分驗證。

              “靈雀H”驗證機V尾驗證機。 中國商飛/供圖

              至此,自2019年1月以來,“靈雀H”新能源驗證機開展4個構型10架次的試飛任務已圓滿完成,這也標志著中國商飛對未來民機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取得實質進展。

              “靈雀H”驗證機使用多項新技術

              “靈雀H”驗證機翼展6米,創新性采用氫燃料電混合動力技術,旨在驗證以氫燃料電池為主、鋰電池為輔的混合動力技術在飛機上使用。

              中國商飛北京研究中心預研總師楊志剛介紹說,氫是非常豐富的化學元素,氫能源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持續能源獲取并存儲。通過使用氫氣作為能量來源,可以在未來構建一個低碳可持續的交通運輸體系,這是世界航空制造業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靈雀H”驗證機T尾驗證機。 中國商飛/供圖 “靈雀H”驗證機T尾驗證機。 中國商飛/供圖

              “靈雀H”驗證機的4個構型涵蓋固定式和可收放2種起落架及V尾、T尾、常規尾3種不同尾翼構型,均采用大展弦比支撐翼氣動布局,可有效提升包括飛機飛行航時在內的飛行性能。經過迭代改進,“靈雀H”驗證機航時超過24小時。

              “靈雀H”驗證機還大量應用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復合材料技術,實現飛機減重并向工程應用方向發展。

              跨界融合帶來“靈雀H”創新成果

              “靈雀H”驗證機由中國商飛夢幻工作室聯合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研制,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參研。

              中國商飛指出,以共同發起研制雙方為主組建的“靈雀H”項目團隊,在飛機-動力匹配、氫燃料電池動力技術、動力系統集成、能量管理及安全保障等技術方向開展深入合作,經過多輪次優化設計及系統化測試,獲得運行性能驗證,并推動技術融合成為加快自主創新和工程應用轉化的加速器。

              同時,依托戰略合作平臺,格力精密模具公司承擔了“靈雀H”驗證機機頭、發動機、短艙等復雜機構件制造,通過應用3D打印技術,顯著降低飛機結構重量和部件數,縮短加工周期。“靈雀H”項目團隊通過與北航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研發的模型管理平臺,探索基于系統工程的集成研制,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使“靈雀H”驗證機實現敏捷開發,從立項到首飛僅用時5個月。

              “靈雀H”研發成為青年人才培養快車道

              “靈雀H”驗證機核心研制成員來自2018年中國商飛北京研究中心新入職員工,該中心通過推進夢幻工作室新員工輪訓計劃,引領新入職員工全面參與“靈雀H”驗證機研制。

              在“靈雀H”項目執行過程中,中國商飛北京研究中心大膽放手,充分激發青年創新火花,以青年為主力推進創新項目、依托項目培養青年人才,并幫助新員工建立飛機系統工程的思維和掌握方法,這也是落實中國商飛人才培養計劃的創新舉措。

              據透露,中國商飛夢幻工作室下一步將聯合參研合作伙伴,以新能源飛機為平臺,繼續開展“靈雀H”驗證機其他新構型及新技術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探索。(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