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3天3個“地天板”透露哪些信號?

            2019-03-19 07:35:22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費天元

              在A股市場中,“地天板”是日內可實現浮盈最高的股票走勢之一。倘若跌停價位買入,在后續股價觸及漲停之際,單日浮盈理論上可達22.22%。如果能夠封住漲停,且第二天慣性高開,則實際盈利還能更多。

              3月14日的華儀電氣,15日的福萊特,18日的國電南自,3天3個“地天板”,引發眾多短線投資者側目。背后蘊含了什么信息,這些“地天板”又是如何形成的,值得深入研究。

              近期個股“地天板”走勢頻現,主要透露出兩大信號。

              一是行情已經從前期的普漲轉為結構性分化行情。

              今年初至3月初,滬指一口氣從2440點攻上3100點,其間幾乎沒有出現調整。個股更是呈現極致的普漲行情,超過98.5%的個股在此期間錄得上漲。短線市場熱度更甚,超過60只個股股價實現翻倍,資金態度空前一致。

              隨著指數步入前期成交密集區域,市場在3月中旬進入寬幅震蕩。短線市場中,雖然邊緣計算、泛在電力物聯網等新興熱點層出不窮,但上漲持續性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加上大體量資金的逢高了結,短線市場開始顯著分化。

              最直觀的體現便是跌停板的大規模涌現。數據顯示,3月8日與3月14日,市場兩度出現百股跌停,熱門題材股殺跌最為嚴重。跌停板的出現為“地天板”的形成做出鋪墊。

              二是短線熱度仍在。

              去年四季度,雖然殼資源、創投概念的出現為沉寂許久的短線市場帶來活躍度,但受制于存量博弈局面,絕大多數短線熱門股都只有一輪上漲,“開板即見頂”困擾著眾多短線資金。

              今年的情況較去年已是天差地別。增量資金的快速涌入打破了原本的存量博弈格局,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額屢破萬億元。短線市場中,熱門個股在第一輪上漲結束之后,往往還能得到二次挖掘,在后續資金的助力下再續漲勢,類似情形在5G領漲龍頭東方通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部分個股走勢嚴重分化的交易日中,一些貼合市場熱點的標志性個股遭到獲利盤打壓,股價被砸至跌停,但后續資金再度挖掘并形成二次接力,“地天板”就此誕生。

              哪些個股容易出現“地天板”?

              對這個問題,其實上文已經給出了答案,即“貼合市場熱點的標志性個股”。

              回顧近期的3個“地天板”,華儀電氣的“標志性”來自于熱點題材的疊加。

              因經營電氣設備,華儀電氣被市場貼上“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股”的標簽,同時全資子公司華儀投資又沾邊了創投概念,所以華儀電氣成為市場中少有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創投”復合題材股。

              福萊特的“標志性”來自于次新股連板數量的新高。

              隨著近期市場整體回溫,次新股板塊的資金熱情也水漲船高。福萊特在今年2月15日首發上市之后,股價連續18天漲停,刷新近1年來次新股連板數量的新高。上一只連續18天漲停的次新股,還要追溯到去年4月19日的彩訊股份

              國電南自的“標志性”則來自于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

              相較于其他個股,國電南自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相對“純正”,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華電集團。在18日股價“地天板”之前,國電南自股價收獲5連板,與華儀電氣并列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的領漲龍頭。

              必須指出的是,上述“地天板”個股雖然潛在盈利誘人,但實際操作難度極高,需要對市場情緒、板塊輪動、個股股性等全方位精準把握。另外,“地天板”個股多數僅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脫離公司基本面,盲目涉足風險極大。

            責任編輯:王棟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