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彭 ○編輯 吳曉婧
伴隨A股市場迎來一輪強勁反彈行情,外資私募也加快了來中國境內資本市場“圈地”的步伐。繼富達、瑞銀資管、貝萊德、橋水、安本標準、施羅德、路博邁等16家知名外資機構之后,聯博匯智(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于今年3月1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私募管理人備案登記。
據統計,在17家外資私募中,已有14家成立了30只產品,涉及股票、債券、量化、多元策略等不同類型。在多位外資人士看來,經過年初以來的大漲,A股當前估值吸引力有所下降,但與全球市場橫向比較仍然偏低。從長遠角度看,消費、科技及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均具結構性投資機會。
外資私募產品積極備案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聯博匯智(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1日完成備案登記,成為第17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該公司由全球知名資管機構聯博集團在香港設立的分支機構聯博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自2017年1月,外商獨資和合資機構申請登記成為中國境內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的閘門打開之后,外資布局A股市場的熱情便被徹底點燃。據統計,目前有14家外資私募合計成立了股票、債券、量化及多元策略等30只產品,其中今年成立的新產品有5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家外資私募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均持樂觀態度。一家歐洲大型資管公司的中國區負責人在今年年初對記者表示,今年還將成立3只私募產品,包括債券、多元資產和量化。目前整個集團對于中國區業務十分重視,無論在人力還是財力上都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我們今年3月會以私募投顧的身份跟一家信托公司合作發行一只信托產品,之后還會發行自己的私募基金,目前正在跟幾家大型券商洽談。”美國一家老牌資管公司旗下的上海分公司業務負責人稱。
不過,相對于其他本土機構,外資私募在投研團隊的配備上相對薄弱。為彌補研究力量的不足,不少外資私募目前都在加緊“招兵買馬”。去年以來,貝萊德、瑞銀資管、富達國際等多家外資巨頭,針對銷售、合規、投資研究等多個崗位發布了大量招聘廣告,其關鍵要求便是既要擁有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還要精通中國文化。
緊盯A股市場結構性機會
今年以來,外資流入A股市場的速度明顯加快。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北向資金年內合計凈流入1270.5億元人民幣,遠超歷年同期水平。
“今年前兩個月A股市場漲幅就已超過20%,對于一些外資而言,A股的估值吸引力可能有些減弱。但是現在A股的估值水平還遠遠談不上貴,所以長期而言外資還是會維持流入的態勢。” 路博邁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量化投資總監周平表示。
從資金流向來看,消費板塊依然最受外資青睞。瑞銀證券在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過去兩周,食品飲料依然是海外投資者凈買入量最大的板塊,緊隨其后的板塊是耐用消費品、資本貨物、材料和硬件。
摩根資管新興市場及亞太股票投資專家卞策表示,摩根資管當前明顯超配A股,且在健康醫療、科技和消費領域發現了具有吸引力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認為,經濟轉型給消費業提供了持續的增長動力,優質的國產品牌抓住了消費升級的契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中國人壽保險市場滲透率低,保險行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前景看好。此外,高端制造業也是周文群繼續重點關注的領域,他認為當前中國機器人密度遠低于國際水平,工業機械化的長遠增長空間巨大。
“當估值合理并出現入場時機時,我會積極吸納和增持這些具有結構性增長潛力的板塊內優質企業股份。”周文群稱。
責任編輯:唐婧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