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點之上,王亞偉等大佬已在籌集“子彈”!半數私募持倉超8成
原創: 徐文擎 李惠敏
經過上周的震蕩調整,3月18日,滬深兩市再迎放量大漲。與市場情緒相呼應的是,大佬們也紛紛抓緊備案新產品、籌集“子彈”。
另一方面,主流私募今年前兩個月業績也十分“喜人”,規模以上股票策略私募最高收益已超30%,賺錢效應明顯!
大佬們用行動回答,3000點后,增量資金值得期待!
大佬抓緊籌集“子彈”
盡調寶數據顯示,3月4日至3月10日間,私募基金備案新增381只,比上周(2月25日到3月3日)增加77只。其中,證券投資基金243只,占比63.8%,創下春節以后單周備案數量新高,相比2月25日至3月3日當周備案數量的176只,數量增長38.1%。而上周(3月11日至3月15日),亦新增222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此外,月度數據方面,3月以來相關備案數據也出現明顯上升。中證君統計3月4日至3月15日的數據發現,僅兩周時間,3月合計已備案465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超過2019年1月備案產品的一半。

3月以來,不少大佬也在抓緊時間布局。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3月13日,“一哥”王亞偉的千合資本備案了名為外貿信托-隆新3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新產品。同日,保銀投資登記備案了保銀多策略對沖私募基金。
3月11日,前澤熙投資總監史朝興登記備案了慈陽投資優選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3月8日,邱國鷺掌舵的高毅資產備案了華潤信托·高毅曉峰優選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華潤信托·高毅曉峰優選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兩只產品。
3月4日-3月7日,四川中興匯金接連備案三只證券類產品,分別為中興匯金9期銳進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中興匯金成長2期證券投資私募基金、中興匯金6期證券投資私募基金。
3月1日,李澤剛管理的和聚投資也登記備案了一只名為清-和聚量子科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產品。
主流私募高倉位“逆襲”
除了備案數據,每月一出的倉位數據同樣顯示私募整體情緒仍然樂觀。根據華潤信托的數據,截至2019年2月底,華潤信托股票多頭指數CREFI的平均股票倉位為68.88%,相比1月環比提升了近11個百分點,也創下了2016年4月以來的數據新高。并且,股票持倉超過五成的私募已有78.64%,一半以上的私募持倉超過8成。中證君還了解到,上周隨著市場的調整,還有知名私募適時加倉,目前倉位已接近85成水平。
另一方面,新出爐的私募今年前兩個月數據顯示,不少去年重倉的、規模以上的私募今年前兩月賺得“盆滿缽滿”,股票策略私募最高收益已超30%。



(注:以上數據僅統計凈值披露日為2019.01.27-2019.01.31、2019.02.24-2019.02.28且對外開放的產品,所有產品的收益均已扣除業績報酬。上榜機構需滿足策略管理規模50億以上,或管理規模30億以上且機構成立滿5年。)
關注財報數據風險 2019年不悲觀
當下,市場正在3000點附近反復徘徊。中證君采訪及整理了其中幾家上榜機構的觀點,看他們對后市如何判斷。
星石投資:關注科技類成長股
盡管經歷了一輪普漲,A股仍處于牛市的前期醞釀階段。后續,市場可能會面臨短期休整,休整后有可能進入牛市的爆發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基本面的配合。
其次,結束了普漲之后,市場將迎來分化,以科技類為核心的成長企業將走得更遠。
我們比較看好代表新經濟發展方向的、以科技類別為核心的成長股。具體來說,可以考慮沿以下四條思路配置資產:
1)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高端制造業,比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5G產業鏈等。
2)受益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先進制造比如自動化設備、自主可控、云計算等,制造業轉型升級是確定性趨勢。
3)新模式和高效率的互聯網企業,比如互聯網金融。
4)受益于人口老齡化的行業,比如醫藥生物。
煜德投資:順周期行業將表現更好
上周趁市場震蕩回調已適當加倉,目前倉位在85成附近,組合進攻性配置有所加強。對今年全年走勢,我們比較樂觀,當市場的躁動情緒釋放過后,會逐漸回歸理性,整體中樞還會逐步上移,豐富的結構性機會就會顯現。
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上半年業績盈利有明顯改善的行業比較少。但是下半年,一些順周期的行業,比如房地產產業鏈、社會服務業、航空等,隨著經濟觸底回升表現應該會較好。現在市場確立底部經歷一輪上漲開始調整階段后,我們組合進攻性配置會有所加強,會增加更多代表未來方向、創新方向的品種,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均衡組合、重新調配的機會。
景林資產:中國股票估值相對較低
對于2019年,景林重申,中國股票的估值相對較低,目前已低于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以下。
景林認為,盡管對即將出的財報數據不樂觀,但是2019年市場有很多積極的邊際變化已經出現(改革預期、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股權質押問題等),因此2019年不悲觀。
同時,復雜的環境對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體關注消費升級(大眾、中產)、新零售新服務和科技創新。
清和泉資本:需精選個股
當前市場處于估值底與盈利底之間。把握市場或個股底部的核心要素是估值,而“低估值”是錨。短期市場我們認為或即將進入第二階段,需要精選個股。
我們之前分析過估值修復的因素集中在“流動性寬松”、“資本市場改革”和“盈利改善預期”。一般估值修復前期主要依靠前兩個因素,而本輪估值修復幅度已較大,1-2月全A指數上漲近30%,短期這些因素預計仍然會持續,但邊際效應在遞減。后期估值繼續修復需要依靠盈利改善預期,而每一輪經濟全面企穩之前,行業是分化比較嚴重,一些先導行業最先復蘇。
責任編輯:王涵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