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海信、長虹組織架構重整 全渠道發力沖刺新規模目標
各家電巨頭在AWE2019酣戰之際,也紛紛喊出了口號。
回歸中國市場的松下為自己立下了2021年200億元的銷售規模目標,而海信集團此次也披露了新的戰略目標:2025年整個集團營收要達到3000億元;TCL智能終端業務群計劃2023年營收達到2000億元;長虹也剛剛提出了2025年銷售規模突破2000億元的目標。
近日,松下宣布,中國家電事業在2021年實現銷售額突破210億元的階段性目標。
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認為:“要想達到這個目標,松下家電在2018年到2021年期間就要達到200%的業績增長,銷售規模實現200億元至220億元。目前,松下已在中國市場加速戰略轉型。”
此前,松下內部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市場戰略調整并逐漸恢復元氣,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有所回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松下決定重新進入中國市場。
此次,松下的回歸瞄準了智能家居市場,其欲進一步實現從單品到產品群,再到住空間的轉變,發力建筑、裝修、家電、服務市場,建立智能家居生態。
吳亮坦言:“此前,松下的制造工廠與銷售存在很嚴重的脫節,所以最近幾年松下實施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舉措,主要包括銷售承包制、研發制造銷售一體化等,拉近銷售團隊與研發、工廠之間的距離。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目前松下的產品,無論從產品構成或是價格上,都更貼近實際的市場需求。”
此次,另一家電巨頭海信集團也披露了新的戰略目標:2025年整個集團營收要達到3000億元。根據之前海信集團披露的數據:2018年整個集團營收為1266億元,這也意味著海信集團希望未來六年時間實現營收翻番。
海信集團常務副總裁賈少謙表示:“目前海信內部產業和品牌的‘333’矩陣已初成,各產業‘品牌集團軍’布局已就位。”
此前,長虹董事長趙勇也提出,力爭到2025年,銷售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目標。經過縮減業務線及子公司等一輪改革后,其在此次AWE上也打出了組合拳,以幾十種智能設備及整體解決方案落地AI+IoT。
而確立“萌家電”品牌戰略的小熊,也在消費升級大勢下瞄準百億元的目標。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當下,在中國市場處于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高端品牌更容易獲得市場,松下等眾多品牌的回歸和進入更希望在高端市場分一杯羹。企業提出階段性目標有助于其市場的提振、增強全球化市場競爭力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大抗風險能力。”
責任編輯:李昂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