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消息,河北燕郊,每天有超過30萬人因為工作往返燕郊與北京之間,早晚高峰擁堵成為必然。為了避開擁堵路段,一條燕郊車主乘擺渡船過潮白河進京的消息,近日在網上躥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7年3月21日消息,河北燕郊,每天有超過30萬人因為工作往返燕郊與北京之間,早晚高峰擁堵成為必然。為了避開擁堵路段,一條燕郊車主乘擺渡船過潮白河進京的消息,近日在網上躥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尹力)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間,北京“上班族”的平均工作時長增加了56分鐘,交通時間基本沒有變化,上網時間增加了2小時41分鐘。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最新發布的《北京人的一天——2018年北京市居民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簡稱報告)中公開了上述數據。
時間利用調查是以自然人為調查對象,通過連續記錄被調查者一天24小時的活動,獲得居民在工作學習、家務勞動、健身鍛煉、休閑娛樂等活動上花費的時間,為分析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性別平等和社會公平等提供數據支撐。
國家統計部門分別于2008年及2018年開展了兩次時間利用調查工作。在第二次調查工作中,北京對全市1700戶(城鎮1280戶、農村420戶)居民家庭開展了入戶調查,實際調查4238人。
資料圖:位于河北燕郊的燕靈路口公交站,趕去北京上班的市民擁上公交車。這座緊靠北京的城市,距離天安門只有30公里,西北距首都機場25公里。約有30萬在北京工作的上班族,他們每天披星戴月,奔波于北京與燕郊之間。翟羽佳 攝
調查結果顯示,與十年前相比,北京居民的平均日工作時間有所增長,2008年“上班族”平均工作時長為7小時38分鐘,2018年為8小時34分鐘,工作時間增加了56分鐘。對比十年間北京的人口變化可以發現,由于其人口結構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經濟高速發展等,“上班族”人口占比下降,但工作時長卻在增加。
根據報告,2008年居民上下班的交通時間為1小時29分鐘,2018年依然為1小時29分鐘。數據顯示,2008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為1771萬人,2017年底為2170萬。由于大城市的集聚效應,十年間北京的常住人口激增,交通壓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官方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在治理大城市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08年,北京居民的上網時間僅為25分鐘。由于網絡覆蓋面積不斷增加、智能手機逐漸普及,移動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2018年,北京居民每天的上網時間達到了3小時6分鐘,相比十年前增加了2小時41分鐘。(完)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