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有望在二、三季度迎來反彈
■沈建光
2019年以來,圍繞“六穩”目標的政策措施紛至沓來,然而由于政策效果存在滯后性、經濟結構性難題導致實體企業缺少鮮明的利潤增長點,1月份-2月份中國大部分宏觀經濟數據仍然表現不佳,呈現疲軟的現象。中國真正實現“六穩”還有多遠?
考慮到當前宏觀政策已轉向積極、中美貿易磋商也有所進展,兩大理由有助于幫助中國經濟盡早筑底,未來隨著政策發力特別是2萬億元減稅降費的實質落地,預計中國經濟有望在二、三季度迎來反彈。在筆者看來,2019年中國經濟或將呈現前低后高的態勢,全年有望實現6.3%左右的增速。
房地產相關消費回落
是主要拖累
今年開年消費仍然疲軟。1月份-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8.2%,與去年12月份基本持平,但與去年汽車消費是主要拖累有所不同。1月份-2月份汽車消費有所改善,同比增速-2.8%,較去年12月份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但受房地產銷售回落影響,房地產相關消費整體表現不佳,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家具消費、家電消費同比增速分別為6.6%、0.7%、3.3%。此外,日用品、糧油食品、中西藥品等必選消費較前期略有下滑,化妝品、文化辦公、通訊器材等消費表現相對較好。
在筆者看來,當前居民消費回落與同期經濟下行,就業預期不穩、前期消費信貸受到規范等因素有關,雖然今年“兩會”以及早前十部委聯合推出穩消費措施,如制定舊汽車、舊家電的回收政策、推動老舊汽車報廢更新、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政策、加快開展“5G”商用部署等等,但是,相比于十年前,本輪穩消費政策面臨財政預算約束、政策邊際效應遞減以及騙補、套利等道德風險多重因素的制約,若想促進消費的明顯回升,還需后續稅收減免、收入分配調整以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政策利好落地。
政策發力之下
基建投資略有反彈
基建提速帶動投資略有反彈。1月份-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較2018年全年提升0.2%。但在拉動投資的三駕馬車中,制造業投資表現不佳,僅增長5.9%,較上月下降3.6%,基建投資小幅反彈,房地產投資明顯好于預期。
從制造業投資來看,主要傳統制造業如農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等仍表現不佳,1月份-2月份均為負增長;高新技術制造業投資也出現分化,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仍保持高位增長,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1月份-2月份增速則出現大幅下滑,相比去年的兩位數增長,開年分別為-2.2%、-2.6%。
得益于政策利好,基建投資有小幅反彈。1月份-2月份同比增長4.3%,比2018年全年提高0.5個百分點。在筆者看來,這或與近期基建項目加速審批、地方項目集中開工的情況相符,基建補短板,托底投資與經濟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其中,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3%,增速提高4.8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投資更是大幅增長22.5%,提示了當前基建補短板的重點方向。
房地產投資有所反彈
但市場仍處于降溫之中
1月份-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1.6%,較去年全年增長2.1%,其中,住宅投資貢獻較大,增速達到18%,比去年全年提升4.6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反彈令人意外,根據國家統計局解釋,1月份-2月份房地產投資加快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前期土地的購置費增長比較快;二是今年以來房地產企業施工進度有所加快。
實際上,1月份-2月份新開工面積增速已出現明顯下滑,與投資增速出現背離,僅為6%;房地產竣工面積則仍保持同比兩位數下滑。銷售方面,開年后市場仍在降溫,1月份-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6%,銷售額則增長2.8%,市場仍然有價無市。同時,房企資金面仍緊,到位資金增速下滑至2.1%;2019年進入房企償債高峰,需高度關注房企現金流狀況。
整體來看,后續新開工如果表現不佳,有可能會影響投資表現;201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基本定調,逐步回歸中性后,市場波動將會減弱;而隨著棚改貨幣化的退出,一線、二線城市與三線、四線城市的走勢可能出現分化。
工業生產表現不佳
與制造業投資下滑趨勢一致
1月份-2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較上期數據下滑0.4%,創去年2月以來新低。三大門類來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速僅0.3%,相比去年12月份下滑3.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速從9.6%回落至6.8%,制造業則小幅回升0.1%至5.6%。
主要工業產品數據改觀不大,其中,工業機器人、智能手機均下滑10%以上;汽車產量增速仍墊底,1月份-2月份下降15.1%,但與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速出現了一定背離,近期政策效果或正從投資端向生產端傳導。
總體來看,2019年開年中國宏觀數據仍然呈現下滑態勢,但基建投資有所反彈,消費也保持基本穩定,制造業投資下滑需要關注,房地產投資反彈未必可以持續。當然,1月份-2月份由于存在春節因素,可能會影響到春節前后的開工天數與經濟生產活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數據扭曲,更為明朗的經濟走勢判斷,還需結合3月份經濟數據綜合來看。
綜上,當前兩會釋放的積極政策信號,以及當前中美經濟磋商進展順利,為中國經濟迎來轉機提供了理由,有望支持中國經濟尋底。展望未來,倘若今年2萬億元減稅降費措施可以切實落實,中美談判如果能夠達成協議,或有助于企業信心與投資的改善,幫助中國經濟在下半年迎來反彈,全年經濟有望達到6.3%左右的水平。從長期來看,市場化營商環境的改善、改革開放的切實利好,才是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保駕護航的關鍵。
(作者系京東數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李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