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今年內需重要性將凸顯
■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預計今年GDP增速為6%至6.5%。”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中國適度調低增速預期目標,既和去年經濟增速相銜接,也表明我們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的區間。
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首席金融市場專家、長江養老保險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看來,2019年我國經濟有能力達到6%至6.5%的增速區間,而這離不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
俞平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輪政策調控更加注重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以激發市場活力。從具體舉措來看,放寬市場準入、改善營商環境是重要抓手,通過減少審批程序、縮短辦證辦照時間、公開透明監管等方式,有利于市場充分發揮自身的力量。
“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自去年年底以來,我國出臺的各項政策均加大了逆周期調節力度。這些政策包括已提前下達的1.39萬億元地方債額度,貨幣政策推出全面降準、定向降息以及普惠金融等系列措施。同時,發改委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各地加大項目上馬力度等。”昨日,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兼具傳統方式與創新舉措的組合拳,秉承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的理念,向市場傳達出政府的信心、決心和定力。
談及如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郭曉蓓認為,受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今年我國內需的重要性會更加凸顯,未來仍要積極釋放內需潛力。一方面要合理增加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有效投資,另一方面,要鼓勵擴大國內消費,不斷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以更好發揮國內市場優勢。
責任編輯:李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