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目錄再度調整 輔助用藥再遇生死劫?
■本報記者 張 敏
3月13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列出了醫保目錄調整的時間表,其中,2019年6月份將印發新版藥品目錄,公布擬談判藥品名單。2019年8月份將談判成功的藥品納入藥品目錄。
此次醫保目錄調整,優先考慮國家基本藥物、癌癥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急救搶救用藥等。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此前在兩會上表示,國家目錄調整要充分考慮醫保基金的承受能力,要充分考慮臨床需求。目錄調整也不能只進不出,那樣也不可持續。所以對于經過專家嚴格評審、不具備條件的藥品也要調出目錄。
對此,國金證券認為,醫保目錄的調整以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為核心,在基金可負擔的基礎上,突出臨床價值,因此有能力研發出臨床效果好的公司將受益,在“騰籠換鳥”中臨床療效不明確的輔助用藥將面臨危機。
招商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預計許多在2018年-2019年獲批的國產創新藥將會更多受益此次醫保目錄更新。
國家醫保目錄調整規范化
據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此次藥品目錄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三個方面,具體包括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兩項內容。
其中,調入的西藥和中成藥應當是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上市的藥品。此次醫保目錄調整,根據藥品治療領域、藥理作用、功能主治等進行分類,組織專家按類別評審。對同類藥品按照藥物經濟學原則進行比較,優先選擇有充分證據證明其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品種。調入分為常規準入和談判準入兩種方式,在滿足有效性、安全性等前提下,價格(費用)與藥品目錄內現有品種相當或較低的,可以通過常規方式納入目錄,價格較高或對醫保基金影響較大的專利獨家藥品應當通過談判方式準入。
此外,中藥飲片采用準入法管理,國家層面調整的對象僅限按國家藥品標準炮制的中藥飲片。藥品目錄內原有的藥品,如已被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應予調出;存在其他不符合醫保用藥要求和條件的,經相應評審程序后可以被調出。
同步調整完善藥品目錄凡例、使用管理辦法,規范藥品名稱劑型,適當調整藥品甲乙類別、目錄分類結構等內容。在甲乙類別調整過程中,優先考慮基本藥物。
輔助用藥再度受關注
在2017年版的國家醫保目錄中,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一些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受到了影響。
華潤三九在2018年年報中介紹,在醫保控費的大環境下,中藥注射劑品種銷量均有下滑,公司中藥注射劑品種的銷售和推廣也面臨困難。2018年參附注射液等產品受政策影響銷量下滑,且紅參價格有所下降,公司出于謹慎考慮,對吉林華潤和善堂人參有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經過幾年來的逐步調整,原在處方藥業務占比較大的中藥注射劑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逐步下降。報告期內,中藥注射劑產品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7%。
而這一次調整,輔助用藥的使用再度受到關注。
此前,焦點訪談播出《輔助用藥:從濫用到規矩用》引起行業震動。而在2018年12月份,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擬制訂全國輔助用藥目錄并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兩會上,輔助用藥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一些企業呼吁,科學評價、理性對待中藥注射劑,加快中藥注射液再評價。要加快建立中藥行業的標準規范,而非僅按照銷售金額決定納入輔助用藥目錄的品種。
責任編輯:李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