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兩市繼續震蕩調整。截至上午收盤,滬指再次回落到3000點以下,創業板指大跌3%。
前期漲幅居前的工業大麻、豬肉、創投等板塊全線走低,數字孿生等新近熱門題材也快速隕落;此前漲幅一度落后創業板近三成的上證50則穩健攀升,民航、白酒股逆勢走強。
業內人士指出,獲利盤離場、排查配資等因素對市場情緒造成了一定影響,令股指承壓。指數短期或將出現震蕩,但個股行情有望保持活躍,績優股更受青睞。
強勢股回調 大金融分化
14日,今年以來漲幅居前的熱門板塊下跌明顯。雞產業、數字孿生、工業大麻、創投等概念板塊跌幅居前。截至上午收盤,創投指數大跌6.54%,前期強勢個股紛紛大幅回調。
早盤跌幅居前的板塊

部分創投個股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滬指突破3000點和31000點重要關口時,大金融板塊多次充當“領頭羊”。但14日金融板塊走勢出現分化,截至上午收盤,券商指數下跌2.44%,保險指數上漲1%,銀行指數上漲0.19%。
針對大金融板塊的分化,業內人士指出,券商板塊此前一路高歌猛進,中信建投等個股更是多日連續漲停。但中信建投和中國人保遭到“賣出”評級后,拖累券商和保險板塊出現調整。日前中國平安公布了2018年年報,實現歸母凈利潤1074億元,同比增長20.6%,業績穩健符合預期。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也在13日公布了前兩月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16%和22.38%。銀行板塊方面,多數銀行公布業績快報,資產質量好于市場預期。
多重因素導致市場下跌
針對今日市場調整,業內人士指出,獲利盤離場、排查配資、股指期貨交割等因素對市場情緒造成了一定影響,令股指承壓。
某公募人士:一方面,近期A股上漲太快,出現回調是肯定的;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排查配資令部分場外配資的資金離場,短期對A股產生了一定影響。從目前情況看,預計股指期貨交割對A股影響不大。此外,隨著政策預期逐漸消化,部分資金兌現離場,短期市場波動加大。
某私募負責人:就排查配資的影響來說,資金進入速度和總量直接影響股市漲幅的高度和速度,短期資金面影響較大,但長期來看,還是得靠公司業績說話。
某首席分析師:查配資對市場具有一定警示作用。本輪市場上漲斜率高,但實際券商開戶數并未出現大幅度增長,表明場內存量客戶加杠桿的可能性偏大。此外,市場韌性需關注以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個股企穩,創業板在經歷最后一輪上攻后需保持謹慎。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表示:繼續看好后市,行情還沒有走完。3月13日下午有媒體透露,監管層再次排查券商的配資風險。如果情況屬實,這應該是個非常有必要的措施,有利于股市的健康發展。現在整個市場杠桿的程度并不高,排查配資并不會傷害市場。吸取2015年的教訓,監管部門及早防范配資風險,這對市場的健康運行是有利的。
創業板大跌 逆勢抄底資金涌現
13日創業板指大跌4.49%,創5個月來最大跌幅,但逆勢抄底資金涌現。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創業板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當日獲近10億資金流入,為該基金上市以來第二大規模資金流入。
據Wind數據統計,3月13日,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增加6億份,升至123.31億份,以當日單位凈值計算,資金流入9.72億元,均為該基金2011年9月20日上市以來份額凈申購規模次高和資金流入量次高。此外,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增加1.44億份,以當日收盤凈值計算,資金流入約0.85億元。
今年以來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變化情況

本周二以來,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已連續兩日增加,合計增加8.86億份,以3月13日收盤凈值計算,凈流入資金約14.36億元,告別了春節以來的份額減少趨勢。
對于連續大跌的創業板,有業內人士認為,創業板上漲驅動力仍在,但仍需關注優質公司。
晶宏投資總經理潘玥認為,從相對估值角度看,橫向方面,創業板不同行業的企業近期估值都有了一定程度提高,有些行業估值提高得尤其明顯;縱向方面,創業板經歷了過去三年的調整,估值水平確實被壓制到了歷史低位,即便經過近期的迅速上漲,整體也并不算顯著高估。目前創業板上漲的核心驅動力并沒有改變,而監管趨嚴等情況只會讓市場長期更加健康的發展。
后市或將轉入個股行情
對于后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指數短期或將進入震蕩模式,但個股保持活躍,績優股更受青睞。
前述公募人士:短期震蕩應適當回避風險
應抓緊時機“上車”或“換車”,調整后政策導向的板塊和個股仍機會較大,后市阻力有限,未來指數有望突破3200點。
某公募基金研究員:大范圍的題材炒作或告一段落
前期市場部分績差股漲勢兇猛,主要因為股價處于低位,疊加利好消息下資金的風險偏好回升。隨著相關個股漲幅較大,股價逼近前期的籌碼密集區,同時大股東減持頻頻出現,個股繼續上漲的壓力增大。展望后市,有基本面支撐的優質個股會更受資金青睞。指數回調很正常,短期有可能進入震蕩走勢,但個股保持活躍,指數回調可能是較好的調倉時機。
晶宏投資總經理潘玥:不同企業的分化將會加劇
在市場迅速上漲、指數的估值整體得到一定修復后,不同企業的分化將會加劇,疊加監管專業度和精細化的提高、金融供給側改革等政策環境,符合經濟發展方向、具有核心技術實力、管理體系卓越的企業將會獲得遠超市場平均水平的發展,而炒作題材概念的企業則會逐漸被淘汰。
東方基金薛子徵: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
當前A股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偏低位置,大部分行業處于歷史均值以下,部分行業甚至低于一倍標準差,整體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更多可能體現為波動加大以及行業間的結構性分化,對于后市應更樂觀。具體行業選擇方面,未來一段時間將重點關注地產、非銀金融、制造業等。此外,寬信用、寬貨幣的政策組合仍將持續,在此背景下,市場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同時,此前部分龍頭制造業企業出現較大幅度調整,而隨著未來不確定性及減稅政策逐一落地,此前過度悲觀的情緒將進行修復。
針對大金融板塊的后市,華創證券非銀團隊認為,券商和保險估值目前仍處于業績可以支撐的合理區間,基本面將成為調整當中的定心丸,并認為券商板塊目標市凈率有望看到2.5倍。中原證券認為,銀行歷史估值底具有很高的安全邊際。在行業穩健基本面支撐下,結合近期出現的一系列積極信號,市場對銀行基本面的悲觀預期或開始逐步修正,銀行板塊估值向上修復的可能性較大。
編輯:張楠 宋兆卿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