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當地時間13日,聯合國在具里程碑意義的《全球環境展望》報告中稱,全球1/4的早死和疾病都是人為污染和環境破壞所致。
這份耗費6年編纂的報告,由來自70個國家的250位科學家匯整而成,描述多國過度消費、污染和浪費食物,導致富國與窮國間鴻溝日益加劇,也導致其他地方陷于饑荒、貧窮和疾病。
在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長之際,又出現大量干旱、洪水和超級風暴,海平面上升使災情更加惡化,因而逐漸凝聚出一種政治共識,即氣候變遷對數十億人的未來構成風險。
世界各國領導人2015年達成《巴黎氣候協定》,承諾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全球氣溫升幅抑制在1.5攝氏度。
據悉,《全球環境展望》報告列舉出一連串與污染相關健康警訊。報告說,惡劣的環境條件“造成全球約25%的疾病和死亡”,光是2015年,就釀成約900萬人死亡。
由于無法取得干凈飲用水,每年有140萬人死于可預防疾病,例如與飲用水污染和衛生條件惡劣有關的痢疾和寄生蟲等。
排入大海的化學物質“恐對好幾代人”的健康構成不良影響,而大規模農耕和森林砍伐則會使被32億人視為家園的地區出現土地退化。
報告還說,空氣污染每年造成600至700萬人早夭。
此外,人類在生產糧食過程中濫用抗生素,催生出抗藥性超級細菌,將會在本世紀中葉前成為人類早夭的頭號殺手。
隨報告交給各國決策者的短箋提到:“為掌握并扭轉此情勢,必須采取前所未有緊急行動。”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